魏國彥/非燃菸解菸癮又具減害效果 菸品管制與標準化應速上路

我們想讓你知道…菸癮者一時難以禁絕,為了減低對於自身健康的危害及減少周遭親友的健康影響,非燃燒菸品(口嚼菸、加熱菸)對於私人空間的空氣品質,都是較有利的尼古丁吸取方式。

▲2014年開始,日本首先有加熱菸問世,以新科技改變了人類吸取菸草中所含尼古丁的方式。(圖/鏡週刊)

●魏國彥/行政院環保署前署長

室內空氣品質改善一直是我在行政院環保署任內相當重視的,繼民國100年11月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後,環保署於民國103年與106年,先後公告兩批列管約1500家公共場所。去年11月23日,環保署根據《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正式公布「室內空氣標準」,全國一體遵行,對於未能納入管制的中、小型場所,如餐飲業、幼兒園等,環保署結合地方環保局推動室內空氣品質的自主管理。而家戶的室內空氣品質(包括私人運具車輛)與室內燒香、烹調、吸菸等個人生活習性有關,公權力不方便干涉,要靠其他的方法改善,減少排放源。也是這個原因,我特別注意到菸草產品的新近發展。  

民眾對吸菸行為觀感各異 《菸害防制法》修正陷泥淖

2014年開始,日本首先有加熱菸問世,以新科技改變了人類吸取菸草中所含尼古丁的方式。隨後數年,有各種加熱菸問世,這些沒二手煙和三手煙的燃燒紙菸替代品開始受到重視。2018年我到法國開學術會議,看到同行的歐洲學者在餐廳與咖啡室中吸用加熱菸,並未被禁止,甚感驚訝,吸菸者也沒有對於我們這些旁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覺。  

我國的《菸害防制法》目前即將進入修法階段,上月底開始在立法院逐條審查,各方意見紛雜,一部份原因來自公眾對於非燃燒菸品的性質認識混淆,另方面也出於道德性的訴求,對於吸菸行為嫌惡,而對於所有新科技菸品一概禁絕,認為可以阻斷年輕人的好奇與追求。矛盾之處在於,紙菸並沒有同時禁絕,因價格便宜,反而流行不止。

 

▲紙菸因價格便宜,反而流行不止。(圖/門諾醫院提供)

上個世紀70年代「尼古丁口香糖」發明人曾有一個經典語句:「人為了吸取尼古丁而吸菸,卻因吸到焦油(tar)而死。」加熱菸就是利用低溫加熱菸草,產生尼古丁,溫度大約是240-350°C,比傳統紙煙的燃燒溫度在600°C以上低很多。不同菸品的使用方式,其所產生的物質形式、種類與數量都不同,也因而引起各種科學研究,想要辨明不同菸品對於吸菸者的健康危害,以及吸入二手煙的旁觀者的暴露程度。  

立陶宛研究:非燃菸細微例子較低 可較快轉化消失 

我最新讀到立陶宛學者團隊2021年在《氣溶膠與空氣品質研究》國際學刊發表的一篇文章,覺得對於立法院目前審議中的《菸害防制法》修正頗具參考價值。研究團隊在可控制微氣候的密閉空間中進行實驗,比較吸菸者吸用非燃燒菸品及傳統紙菸噴出的煙霧,對於旁觀者(距離吸菸者50公分遠)的暴露程度。研究結果發現,空氣中,固體與液體細微粒子濃度最高者為紙菸,高出非燃燒菸品近百倍。煙霧微粒的大小也以紙菸較高,集中於165-200nm,而非燃燒菸品的微粒在120nm附近,濃度也在吸菸者噴煙後10秒鐘迅速降低,顯示其煙氣傳送的動力過程與紙菸相異甚大,因大顆粒約120秒後跌回到背景值,而紙菸噴出的煙氣中的大小顆粒都要更久的時間才能回到背景值。從室內空氣品質的角度來說,非燃燒菸品產生的細微粒子少了近百倍,又能較快的轉化消失,使空氣品質回到背景值,因此具有減害效果。  

▲非燃燒菸品產生的細微粒子少了紙菸近百倍,又能較快的轉化消失,使空氣品質回到背景值,因此具有減害效果。 (圖/鏡週刊)

非燃菸成較有利吸取尼古丁方式 既解菸癮又具減害效果

這些科學成果對於我們審議《菸害防治法》修正案時,有重要的意義,因為菸癮者一時難以禁絕,為了減低他們吸菸對於自身健康的危害,也為了減少對於其周邊家人、朋友的健康影響,非燃燒菸品(口嚼菸、加熱菸)對於私人空間的空氣品質,都是較有利的尼古丁吸取方式。因日本的加熱菸使用人口很多(近八百萬),實證研究也多,我建議立法院可參考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最新推出的「健康經營管理」(Health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論述,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思維下進行修法。  

我國的《菸害防制法》修法進度已經延宕甚久,目前又在立法院擱淺,為改善私人空間的空氣品質,立法院應儘速修法,讓菸品的管制與標準化迅速上路,讓無數無辜的人早日免於肺腺癌與氣喘病的威脅。

熱門點閱》

►陳炳煇、江雅綺/低電價零碳稅 2050淨零路徑怎麼走?

►沈政男/病毒可能衝破縣市界線 防疫仍不可鬆懈

►元宇宙是趨勢還是泡沫? 6大特徵揭示人類的未來

►胡偉良/通膨房價上漲 房地產不再是暴利行業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