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類型便便看出「便秘or腹瀉」 雞塊狀恐腸躁症!1情況快就醫

廁所,便秘,大便(圖/記者周宸亘攝)

▲沖馬桶前先回頭看一眼!(圖/記者周宸亘攝)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現代人外食比率高且多為精緻飲食,容易導致蔬果攝取不足。再加上,缺乏規律的運動、工作壓力大等因素可能都會抑制腸道蠕動,「便秘」普遍成為現代人的難言之隱。

而大腸中長了腫瘤或是大顆瘜肉,也會使內腔變狹窄,而造成便秘問題。若同時出現紅色血便的狀況,則很有可能是罹患「大腸癌」。因此,時常觀察便便的狀況,就非常的重要啦!所以,快用1分鐘看看你最近的便便是哪一種形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便便的七種形態

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為國際醫療界公認的大便分類法,將便便分為七種型態外,在此細分為可能便秘、正常、可能腹瀉等三大類別,幫助理解:

▲▼大便的7種型態。(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大便的7種型態。(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二、便便通暢4秘訣

不管是上述哪種便便類型,均衡飲食很重要,除了少吃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維質食物外,把握以下4秘訣,讓如廁好舒暢!

Tip1. 多吃粗食:粗食有助腸道內益菌生長,例如五穀米與全麥麵包。

Tip2. 少吃甜食:研究顯示,攝取太多甜食易讓腸道念珠菌滋生,使腸道不健康。

Tip3. 正常作息+運動:熬夜、吃宵夜等不正常作息會影響生理時鐘,進而影響腸道健康。應調整作息並培養運動習慣,可有助排便順暢。

Tip4. 定期健檢: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帶血或黏液等,可能是腸癌的表現症狀,通常經診斷多已是末期腸癌。因此,定期安排大腸鏡檢查,一旦發現瘜肉立即切除,阻斷癌化的可能性。

鄭乃源院長表示「吃太好、動太少」是現代民眾的通病,大腸癌才會高居癌症寶座。經常觀察便便的形狀,為自己的腸道健康做初步把關。最好的保腸秘訣,就是從生活飲食做起,再配合定期健診並作完整大腸鏡,預防疾病發生。

本文經授權轉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如廁常回頭 1分鐘「便」健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