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狂拉油!自助餐「鱈魚vs.油魚」8差異 網驚喊:價格差太多

鱈魚,深海魚。(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鱈魚口感細緻,但價格相對昂貴。(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鐵板燒、自助餐店常可見鱈魚品項,細膩口感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但你吃下肚的真的是鱈魚嗎?營養師高敏敏透露,曾有網友點了「鱈魚」結果隔天狂放油屁、甚至拉了一層油,才驚覺自己吃下肚的是「油魚」,兩者從價格、營養價值大不相同。有網友看完秒愣:「價格也差太多了」。

美女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粉專分享「鱈魚(圓鱈)vs.油魚」營養價值大PK,從價格1公斤相差800元就可見兩者差異,也難怪許多店家會選用成本相對便宜的油魚充當鱈魚。雖然油魚的蛋白質、維他命A及不飽和脂肪酸DHA/EPA優於鱈魚,但爆表的脂肪及膽固醇也是鱈魚的數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敏敏解釋,此處指的是「圓鱈」,顏色較雪白、鱗片較小、體型較大、皮肥厚且肉質緊密光滑;反觀油魚顏色則較呈現黃白色、鱗片較大、體型較小,皮細薄肉質鬆散。她進一步指出,油魚中含有「蠟酯」成分,一旦吃多了人體無法吸收,可能引發腹瀉、腹痛,甚至狂放油屁、解油便等症狀。

吃完狂拉油!自助餐「鱈魚vs.油魚」8差異 網驚喊:價格差太多。(圖/營養師高敏敏授權提供)

▲營養師一張圖帶你看懂鱈魚與油魚的差異。(圖/營養師高敏敏授權提供)

高敏敏說,目前多國已禁止販售油魚,雖然台灣沒有禁止,但若業者「以油魚冒充鱈魚」販售將會被開罰。而購買鱈魚時,她也建議可藉由魚皮、肉色及價格分辨,圓鱈的魚皮為黑色網狀,表面紋路不會明顯凸起,肉色為透明感的雪白色;而油魚皮則為灰色,會有白色凸起紋路,肉色為黃白色。至於價格,圓鱈相較油魚高出許多。

高敏敏也分析,真正的鱈魚應為「鱈形目鱈魚科鱈魚屬」的魚種,在此歸類下僅有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與格陵蘭鱈魚3種,就連圓鱈與扁鱈都不屬於鱈魚。台灣最常見的鱈魚「扁鱈」屬於比目魚的一種,價格較便宜,會以斜刀切片販售;圓鱈價格則更昂貴,許多餐廳會用它來料理,但也並非真的鱈魚品種。

▲自助餐。(圖/記者張一中攝)

▲下次買自助餐、鐵板燒時,務必睜大眼睛看看買的是鱈魚還是油魚。(示意圖/資料照)

依照目前法規而言,只要非「鱈形目」之魚種,必須同時標示俗名與真實名稱。高敏敏呼籲,除了單看外型、價格外,也別忘了檢視食品成分標示,「看是不是真的鱈魚」。

不少網友看完後驚喊:「豆酥鱈魚都變成豆酥油魚」、「價格也差太多了」、「熱量差很多啊」;甚至有受害者自爆,「自助餐都是油魚+1,我上次還拉油」、「有些自助餐油魚吃完拉肚子,還會有油」。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