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缺電要靠核四」是假議題(高茹萍、江雅綺)

我們想讓你知道…核四在建造設計上過時、重啟要花費天價、社會在核廢與核安標準缺少共識。另一方面,綠能在過去幾年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已經過了最困難的創建階段,在2019迎來黃金交叉。

● 高茹萍、江雅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

反對重啟核四者,常常遇到一個問題:「你不怕台灣缺電嗎?」事實上,核能固然是能源選項之一,但核四和缺電有關嗎?

核電正被綠電追過 技術逐漸純熟穩定

目前核能發電大約占台灣電力供應的11%,而綠能目前占台灣發電量5%,預計2025達到20%。台灣核能的電力供應由綠能補上,是極有可能、而且正在發生的事。

誠然,低碳排的綠能、取代高碳排的石化能源與有安全疑慮的核能,有發電成本高與間歇性(難以儲能)的問題。但隨著綠能科技的發展,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綠能的發電成本已不斷降低,尤其在近一、兩年和便宜著稱的石化能源,呈現黃金交叉。

綠能成本降 應用比例與核電黃金交叉

根據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2019 年報告指出,自 2010 年以來,太陽光電(PV)、聚光太陽能熱發電 (CSP)、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的成本分別下降了 82%、47%、39% 和 29%。2019年,在所有新近投產的併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中,有 56% 的成本都低於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

IRENA報告也顯示,即使有疫情影響,太陽能成本去年又降了16%,陸域風電13%,而離岸風電9%。此外,去年全球新建的太陽能和風能案,幾近三分之二的發電成本已低於世界上所新建最便宜的煤電廠。

▲太陽能發電成本逐漸下降,儲能技術也更加進步、穩定。(圖/記者林悅翻攝)

而綠能間歇性的問題,也透過儲能技術的進步、與智慧電網的建立,持續改善。根據《2020世界核能產業發展報告》,全球的核能發電比例,從1996年的高峰點17.5%開始下降,2019年為10.35%。但同年再生能源(水力發電不計)則上升為10.4%,首次超越核能。如同石化能源和綠能的成本,核能和綠能的應用,也就在最近這一、兩年,呈現黃金交叉。

綠能潛力在這一、兩年間大爆發,台灣的離岸風電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幾年間,風場、風機逐一建立,尤其除了硬體、也包括軟體方面的競價機制、相關契約以及技術在地化經驗的逐漸累積。台灣成為「從無到有」的範例,除了提供了在地產業和人才就業的機會,未來這些珍貴的經驗,也可以分享給其他亟需建設綠能的國家。

綠能法規上有配套 政策合理方向

許多人可能忽略了,談能源轉型,並不只是硬體技術的開發,它也搭配許多法規制度的改變。台灣在 2017 年通過《電業法》修正, 2019 年又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前者,以「綠電先行」讓台灣的電力市場自由化:過去,台灣電力市場由台電公司獨佔,修法後,再生能源業者能提供更多元的服務、用戶也可向再生能源業者購電。

後者則建立了用電大戶的再生能源責任條款,規定用電大戶「應於用電場所或適當場所,自行或提供場所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一定額度之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以引導用電方落實企業的環境責任。

▲台灣法規要求用電大戶設置一定比例的綠能,履行企業的環境責任。(圖/業者提供)

今年在英國舉行的氣候變遷峰會,我們看到不同國家的經驗,可知能源本就是一項與土地利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人民價值面面相關的複雜選擇。核四在建造設計上過時、重啟要花費天價、社會在核廢與核安標準缺少共識。另一方面,綠能在過去幾年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已經過了最困難的創建階段,在2019迎來黃金交叉。如今討論缺電,不如擁抱綠能。

熱門點閱》

►核四公投》陳炳煇/核四放太久! 重啟「零件要客製化」比重蓋貴

►公投》黎時潮/放下「一時好惡」 用「公民資格」思考

►公投》呂秋遠/迷信對決科學 核四重啟是「Nokia3310改成哀鳳」

►COP26》李敏/沒有核能發電 2050台灣難「淨零碳排」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或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