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打造高齡理想國 政策思維從照護轉向支持自主生活

文/康健雜誌 羅真

千湖之國芬蘭的人口高齡化程度名列前茅,卻也在2020年獲得全球最幸福國家美譽。為什麼芬蘭能夠又老又幸福,而且成為各國面對社會老化取經的典範?芬蘭前衛生部長瓦普.泰帕爾(Vappu Taipale)指出,芬蘭的高齡政策思維,從「照護」轉向「自主生活」是關鍵。

《康健》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精準健康,活躍長壽」,特別邀請到現年81歲的芬蘭前衛生部長、國際高齡福祉科技協會榮譽主席泰帕爾,以「世界高齡典範—活躍長壽範在芬蘭」為題發表演說。以下是她演講的精彩摘要:

建立長者能獨立自主生活、而非依賴機構照護的機制

芬蘭政府剛公布,未來國民平均壽命可達100歲、甚至120歲。我自己是一名醫生,但我認為高齡生活需要的是其他東西—是家務、護理、非正式家庭照護,還有高齡住宅、文化活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等非醫療照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目標是「良好的老年生活」,那麼在所有政策中,都必須以「讓高齡者有能力獨立生活」為考量。這必須是個人和社會都認同的價值,同時需要跨部門、跨領域合作,包括交通、商業、社會規劃、教育、文化、國家安全等部門都須一同扛起責任,且對於老年人的支援必須有系統,才能建立起能夠讓長者獨立自主生活,而非依賴機構照護的機制。

芬蘭社會保障3要素:預防、服務、社會保險

芬蘭雖然常下雪、寒冷且陰暗,但是具備社會保障的3項基本要素,也就是預防、服務與社會保險,這是所有居民都享有社會安全保障。

同時,芬蘭的高齡政策思維也已經從「照護」轉向「自主生活」。2013年,芬蘭通過了一項很具特色的高齡化法案,法案名稱是「老人生活功能支持及社會、健康照顧服務法」,從中可見醫療服務並非擺在第一位,生活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這需要創新,創新才是核心。每個人都會老,未來老了還在工作也會變得普遍,因此需要一些有趣的科技來預防失能,並在經濟上準備好扶持高齡人口,政策上建立全方面的策略。

芬蘭在面對高齡上取得的一些成功,像是勞工政策或其他政策將健康照護層面納入、重視研發和創新,近年退休金改革亦有成;這一部分源於我們從很窮的時候就開始行動,人愈窮時遇懂得分享。從1995~2019年的芬蘭國內社會保險支出數據可以見得,高齡化與養老支出正非常迅速地上升,但醫療支出和政府支出成長緩慢。

▲打造理想的高齡社會、預防失能,需要創意以及創新科技輔助。(圖片來源/截自論壇畫面)

獨居,可能比病毒更致命

「沒有關懷,社會就無法存在;沒有關懷,經濟就無法存在。」這段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Ito Peng教授今年曾發表的言論,我認為極具智慧。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芬蘭多數老年人獨居,獨居雖使我們不會受到病毒危害,但獨居本身恐怕比病毒更致命,卻沒人想過要預防。另外我難過地發現,疫情嚴重打擊貧窮國家和貧窮長者,保護所有人難道不是全球共同的使命嗎?

因此,要推廣健康老化,同樣意味著需要全世界團結對抗不平等,包括社會經濟的不平等、國家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延伸閱讀:

腸道菌失衡恐讓癌症找上身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腸道健康人就長壽

2030年台灣高達125萬戶獨老或雙老家庭,友善銀髮住宅及相應服務準備好了嗎?

機器人投入長照領域 台、日專家分析優缺點及4個困境

葉金川:如果我沒醒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

糖尿病近40年、巴金森氏症5年多 74歲劉侃的人生像破關,獎勵是利益他人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