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歐美「金字塔型」發展體育 專家:台灣像窄化的竹棒 

▲▼美國,大學,籃球。(圖/記者潘姿吟攝)

▲歐美日先進國家,運動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圖/記者潘姿吟攝)

記者潘姿吟/專題報導

柔道童事件在台灣所衍生的風波,其實背後充滿著結構性的問題。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教授與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徐正賢,不約而同以金字塔型比喻歐美等先進國家的運動發展結構,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其中一小群人擁有頂尖的水準:「但台灣是一根窄化的竹棒,從小就直接抓出小眾,把它專門化、特殊化,讓這群人一輩子靠這維生,幾乎不必上課、不必重視學業。」

把一群人從小特殊化培養 其實是落後國家的象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思維,其實是落後國家的象徵。林佳和教授說:「中國大陸是最明顯的,讓小孩在幼稚園階段就往競技發展。他們有一種叫做骨齡的測驗,男孩2歲多就可以從左手腕的X光片預測未來的身高。比方說NBA明星姚明,2歲多就被預測未來會長到228公分,所以就讓他去打籃球,因為那麼高的人不可能去練體操。」

徐正賢補充,這種情況在中國大陸各省隊很常見,「因為每年的全運會奪牌成績影響領導的升遷,所以在這些隊伍中,可以發現許多很早就分流從事高強度訓練的小孩,像在桌球省隊,可以見到很多比桌子還矮的小孩,每天訓練時間長達6個小時!」過度強調競技思維的偏差,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台灣基本上也是這樣,兩岸在體育運動發展的這個點,竟然不謀而合。

只抓戰犯不抓結構性共犯 不幸意外恐再發生

歐美日先進國家,運動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台灣卻稱「運動即國力」,運動是國家力量的展示,二者基本價值的差距非常明顯。運動文化缺乏,再加上觀念偏差與訓練知能的不足,才讓不科學的訓練方式得以長存。

曾任職於美國奧運基地10多年的美國大學運動科學教授、訓練超過上百位奧運選手的佐藤公威博士(Dr. Sato)舉例,「運動訓練需要嚴謹的規劃,訓練安排的正確與否遠比訓練量來得重要,並不是一昧追求訓練量,就能夠達到提升運動表現的目標。」

現在台灣常看到的狀況是,教練在沒有足夠判斷依據下,造成過度操練,導致小孩疲勞或肌肉受傷,一但反應出來就會被誤解為偷懶、假裝。這種狀況,就是運動文化跟訓練不科學兩者交互作用。

柔道男童事件發生後,台中市柔道委員會主委李成顯在媒體受訪時仍脫口而出:「我們以前也是這樣學過來的啊!」並不覺得這段發言有什麼不對,社會上究責的目光,還是只停留在肇事教練一人身上,不去追究結構性的共犯。一次又一次的憾事,我們都未曾回頭檢討根本的原因。

在台灣,這種結構性的問題一天不解決,柔道男童的不幸意外,恐怕不會是最後一次。

► 教練!我會痛! 柔道童用生命揭開教練制度黑幕

【 7歲男童喪命的衝擊 】

► 柔道童悲劇推給教練證? 各級單位「打太極」大還原

► 柔道童悲劇醞釀改革 地方場館「不能說的秘密」卻沒人揭穿

► 台灣「教練證照制度」大起底 實施30年竟從未落實

► 輕忽「選任與監督」 台灣充斥著結構性問題

【 悲劇這樣發生 】

► 體罰當成體能訓練 體育圈「威權化」釀柔道童悲劇

► 台式教練「訓練知識不足」 下令「1打2」害選手斷腿

► 歐美「金字塔型」發展體育 專家:台灣像窄化的竹棒

【 世界各國這樣防範 】

► 台灣「運動教練培訓」出漏洞 看美日等國怎麼做

► 美國棒球稱霸全球原因曝光 「市場機制」決定一切

► 法國「網球農場」誕生好手 教練培訓不支薪、考取率50%

► 日本退役選手來台發展 點出台日「教練制度」關鍵差異

【 台灣怎麼變得更好 】

► 戳破「教練講習」亂象 課程不實用、學生睡覺是常態

► 台灣之光奪牌就high爆? 他點出「教練養成」大問題

► 台灣運動圈不自律 他建議「幼兒運動教學」規範教練資格


► 運動產值年逾5000億 擠進先進國家靠「改善過時制度」

【 學習柔道 自保必學 】

► 頭部受傷率僅5% 柔道童來不及學「保命兩招」喪命

分享給朋友:

熱門新聞

大谷道奇主場首戰「愛妻」真美子沒缺席!抱著愛犬一旁觀戰

快訊/大谷翔平開幕戰首打席敲二壘打 跑過頭在三壘出局

大谷主場首戰敲長打「跑過頭」無礙!率道奇擊落紅雀收開門紅

兄弟開季24人名單出爐陳俊秀入列 悍將帶滿28人包含3洋投

柯瑞落淚原因曝! 柯爾直言格林不可原諒:若輸了問題更大

柯瑞因格林失控罕見崩潰嚇到隊友 球迷心疼:他努力不哭出來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