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苓/認識一下靈界的朋友

我們想讓你知道…「我們要尊敬未知的力量。」

● 苦苓/本名王裕仁,知名作家。

農曆七月到了,鬼門大開,我們就應應景、來講一講鬼話。

斯斯有四種,鬼也有四種,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不熟也要裝熟,不然你這個月難過)「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

「魑」就是山裡的鬼,屈原的楚辭裡就有「山鬼」,山裡面因為狀況不明、容易出事,自然容易傳說有鬼,不然怎麼解釋無緣無故失蹤的事?

北歐有傳說山裡的妖怪,應該也是出於同樣背景,當地人常在森林中放他們的木刻造型,你如果去過北歐就有機會看到,說不定還曾買了一個回來。

總之對於深不可測的山要存著敬畏之情,爬山的人到哪裡都要拜一下、說一聲打擾,就連躲到草叢裡如廁也不例外,唯恐一不小心得罪了對方…有的人就直接把他們升格叫做「山神」,反正是「有拜有保庇」。

如果根據古書中現有的記錄,「魑」的樣子好像一條沒有角的龍,如果真要想像,大概就類似地球上最大的蜥蜴——科摩多龍。

中元節,普渡,農曆七月,鬼,魑魅魍魎,拜拜

▲科摩多巨蜥。(圖/CFP)

我們在爬山時看見旁邊跑來跑去的攀木蜥蜴或是石龍子,不知道會不會是「魑」的小形化身?

「魅」是屬於精靈一類,也有一個說法是指老妖,所以我們說「老妖精」就是指的最善於魅惑人心的人:白的被他講成黑的,死的也被他說成活的…對於某些人不可思議的非理性行為,例如愛上外國帥哥情報員,或是可憐少女請他幫忙贖身,我們常說他(她)「被鬼牽去」,要不然怎麼說一個人很有「魅」力呢?根本就是一個「詐騙鬼」!

他的樣子卻不太好看(基本上不會現出原形),是人面、獸身、四足,勉強要比喻,只有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有點接近,專長則只有一個:「好(第四聲)魅惑人」。

中元節,普渡,農曆七月,鬼,魑魅魍魎,拜拜

▲石家莊獅身人面像(圖/CFP)

「魍」就更特別了,他沒有具體形象,就是人的影子的外層,還有一層淡淡的影子,那就是「魍」!

最近天氣不好,等天晴了你可以站在太陽底下仔細看一看,自己影子的外圈是否還有一層淡影,如果有那就是有「魍」跟著你…

你說這豈不是捕風捉影,無事生非嗎?沒錯,所以台語說「變鬼變怪」,也説「變魍」(不是「變虻」、蚊子有什麼好變的?),就是專門用來形容有人在「搞鬼」,豈不是非常傳神?

還有一個說法:「魍」也是瘟神,這個月全球的疫情都在擴大中,縱然台灣倖免於難、疫情較少,看來我們還是得多拜一拜他才好。

最後一個「魎」,指的是水中精怪,長得像一個三歲小孩(應該是四種鬼裡面最像人形的),如果要想像,日本民間神話中的河童差不多也是是這個樣子。

既然是在水裡面,主要的任務當然是負責讓人溺死。小時候我住在新竹,附近農田間池塘很多,每年夏天都會有小孩在裡面戲水淹死,所謂「水鬼抓交替」之說會在民間盛傳,也不是沒有道理。

中元節,普渡,農曆七月,鬼,魑魅魍魎,拜拜

▲河童。(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反正台灣只要立有「此處禁止戲水」的牌子,應該就有「魎」在旁虎視眈眈,準備「處理」不信邪的「玩水份子」。

至於民間另外一個盛傳的「魔神仔」,也都常被當事人(請注意:是當事人這些阿公阿嬤,他們應該沒有串供之虞)說成是個小孩,而且都會帶他們到很遠的地方(正常人根本跑不了那麼遠),給他們吃好吃的東西——被發現時他們多半不是在咬樹葉就是在吃土…這些不斷在台灣各地發生的事如果硬要說是巧合,也未免「抝」得太過。

充分認識了這四種鬼之後,我們其實也不用害怕,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這樣就對了。我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神是可以拜的,但需不需要拜鬼呢?

中元節,普渡,農曆七月,鬼,魑魅魍魎,拜拜

▲中元法會普渡活動。(圖/記者許靖騏攝)

有一次我去電視台錄影,因為是農曆七月,攝影棚外擺了香案和祭品,工作人員和來賓可以自由選擇去拜。

結果我也去拜了,正義老師有點驚訝:「沒想到苦苓你也會來拜。」

我把香插好,回答說:「我們要尊敬未知的力量。」

熱門點閱》

► 邵宗海/美國挺台出席WHA 2022年是否如願?

► 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混打嗎?以免疫橋接預測臨床保護力

► 徐正賢/奧運賽事將近尾聲 你我「兩行動」將成運動產業發展助力!

► 黃竣民/軍、士官「退場機制」竟成政府的另類呆帳?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苦苓專欄

苦苓專欄 苦苓

本名王裕仁。知名作家,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獎、聯合報小說獎。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