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3警到「串門子」疫調2次遭隔離14天 基層警曝心聲

記者黃子倩/高雄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尚未緩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6日再發布302件本土案例,以及331件校正回歸病例,不僅如此單日更新增11例死亡個案。疫情未退導致協助進行疫調的警界人士人人自危,衛福部長陳時中更在召開記者會時多次提到「警察真的很辛苦」,甚至一度哽咽。高雄近日受注目的「串門子餐廳」群聚感染案,3名左營分局的員警因到餐廳疫調,遭到衛生局匡列、隔離,預計6月3日才能「出關」。

▲▼  高雄警方疫調示意圖           。(圖/記者黃子倩翻攝)

▲高雄員警投入疫調示意圖(圖內非當事員警)。(圖/記者黃子倩翻攝)

對此,3名員警所屬的左營分局指出,這個月19日這3名員警前往串門子餐廳疫調2次,協助調閱監視器,隔兩天(21日)接獲衛生局匡列通知並進行篩檢,所幸篩檢結果呈現陰性,但他們3人隨後住進防疫旅館,必須隔離14天到6月3日才能出關,左營分局指出,未來三人實際返回工作崗位的時間,可視員警自身狀況而訂,如果有陪伴家人的需求,也可額外再請假。

▲▼  高雄警方疫調示意圖           。(圖/記者黃子倩翻攝)

▲高雄員警投入疫調示意圖(圖內非當事員警)。(圖/記者黃子倩翻攝)

警察為了幫忙疫調工作,增加許多染疫風險!《ETtoday新聞雲》記者實際訪問到幾位不具名的高雄基層員警,第一線員警說:「明明有疫調中心的人在,長官卻要派出所、偵查隊再做第二次疫調!一樣的東西做兩次!到底意義是什麼?是為了讓長官可以拿資料去作秀嗎?」還有人說:「高雄警界高官可以繼續作秀!繼續超前部署!計算一下染疫員警和染疫衛生所官員的比例,就可以知道疫調工作全推給基層員警這件事有多荒謬!」

基層員警不僅對於疫調工作得在衛生局做過後再次執行,感到頗有微詞,在衛生局判定的部分也感到很不認同,有人說:「高雄衛生局在我眼中實在沒有發揮很大的功效,因為依規定遇到可能染疫的狀況,得通報衛生局到現場判定,但他們人是來了!但我們只看到他們不仔細看、不認真篩,只要轉介司法就好像自己的事情已經做完了!第一步都不評估判斷處理,後續要我們怎樣進行!?」

高雄基層員警表示,不僅警察感到不滿,就連殯葬業者也充滿憤怒,就有殯葬業者頻繁的跟警察抱怨:「遇到有類似症狀的人,先說不能快篩,也沒有標準程序更沒有後續的配套作法可以依循,全丟給第一線警消自己看著辦,衛生單位如此防疫,要衛生局幹嘛呢?」諸如此類的心聲在員警及消防隊間流傳,似乎都很期盼中央及政府相關疫調單位可以列出適當的防疫SOP,並且盡量不要讓員警重複做相同的疫調,以免防疫時間一拉長,將嚴重耗損員警的體力與熱情。

高雄市警局則發出聲明表示,基於市府團隊行政一體共體防疫時艱,為徹底調查精確掌握確診者足跡,以便完善後續場所清消與高風險接觸者匡列工作,故由衛生局與警察局共同攜手執行複式疫調工作,期許能從源頭徹底阻斷疫情病毒擴散、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市警局指出,警方配合衛生局即時投入防疫稽查與疫調工作,所配備的執勤防護裝備、執行作業流程與原治安交通本職勤務的派遣,皆保持彈性的「滾動式調整狀態」,一切以確保即時投入防疫守護工作為優先。不過由於高雄市警局可預見員警投入國家第一線防疫工作,本身將暴露於不確定染疫危害風險情況。

因此市警局提出3點防疫保護措施,第一、由市警局行政科統籌督辦,確保同仁執行防疫工作相關勤務時的裝備完善充足,並積極爭取第一線防疫同仁的疫苗優先施打;第二、責成各單位主官管,經常檢視修正員警執行防疫勤務工作的作業流程,以確保自身防疫無虞為第一優先,並善用科技技術,減少人與人的直接接觸;第三、暫停多項治安、交通專案勤務,及業務檢查考核工作,使員警能專心一致優先投入國家防疫工作。

▲▼  疾管家提供的護警消海報           。(圖/記者黃子倩翻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製作海報,宣布配送給員警防護面罩。(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對此,不具名的員警私下表示:「員警目前協助衛生單位進行疫調,這項工作似乎凌駕於其他原本的業務之上,加上抓民眾不戴口罩,的確會增加染疫風險,高雄的疫苗目前的數量似乎又不夠讓外勤(員警)全數施打,這真的會讓人很憂心。」不難藉此看出疫情嚴峻、疫調工作量激增,對員警來說肩上背負的壓力實在很大,希望中央與地方政府能重視基層員警的安全,讓人民保母執行勤務時能無後顧之憂。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

更多新聞:

姑姑開門!高雄女等不到「應門」抓狂持磚砸門 慘遭驅趕她還自摔

新婚妻早產誕男嬰!報戶口卻認定該「從前夫姓」 她痛斥民法無理

高雄男連兩天遭抓包「不戴口罩」 竟有臉要求警:「開無照就好」

高雄男深夜上工失控撞路樹!「白色坐騎」騰空翻覆 他忍痛求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