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台海「狹管效應」加速氣流 福建力推海上風電

▲▼福建,風力發電,狹管效應,海上風電,綠能。(圖/翻攝自東南網)

▲福建風力發電累計併網76萬千瓦,居全國第三。(圖/翻攝自東南網)

記者陳怡靜/綜合報導

台灣海峽獨特的「狹管效應」,使得福建成為大陸海上風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風速超過9公尺/秒,海上風電可利用小時數〈使用壽命〉達3500小時至4000小時,獨特的風能資源,吸引國內外企業想進駐。

據中新網報導,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內的東方風電工廠,生產出目前亞洲單機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這批風機將先被送至福州江陰港碼頭,再送到常樂外海海上風電場進行吊裝。

福能海峽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A區、C區項目,總裝機容量498萬兆瓦,總投資110.9億元(人民幣,下同),是中國已核准的單機容量、單個風電場容量最大的項目,將採用30台東方風電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

▲▼福建,風力發電,狹管效應,海上風電,綠能。(圖/翻攝自東南網)

▲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加快建設。(圖/翻攝自東南網)

福建海峽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朝寶表示,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福能海峽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A區、C區項目每年可輸出12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可滿足60萬個三口之家的一年家庭正常用電,可減少燃煤消耗39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05萬噸。

三峽集團與福建省在2015年簽署合作協議,將福建作為集中連片規模開發海上風電的重點實踐區域。目前在福清興化灣、長樂外海、漳浦六鰲、莆田平海灣、平潭外海等地,三峽集團與福能集團合作已核准、競配海上風電項目已接近300萬千瓦。

專家分析稱,由於能源相對貧乏、水資源開發已接近飽和,減排壓力持續,風能清潔能源成為福建優化能源結構和電源佈局的發力點。不僅如此,在「十四五」中,福建將成為沿海一帶新能源產業的創新走廊,以寧德、漳州儲能產業基地、興化灣—平海灣海上風電產業園為兩翼,打造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

截至2020年底,福建海上風電累計併網76萬千瓦,居全國第三。而隨著一批海上風電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到「十四五」時期末,福建海上風電有望併網超過500萬千瓦。

所謂的「狹管效應」,當氣流通過一個狹窄的區域時,會產生加速的現象,形成強勁的風口,因此氣流擾動較為旺盛。2016年梅姬颱風來襲時,西半部城市風勢特強,對此,「台灣颱風論壇」就解釋,是受到「狹管效應」和「沿山噴流」兩作用,而導致風速提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