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2+2會談》王高成/中方「異常強硬」 不再屈就老美下風

我們想讓你知道…中方官員在會談中的強硬發言,顯示中國對於自身的國力成長越發有自信,與美國的關係不再是屈居下風的落後地位,而是更能平起平坐的對等大國。

● 王高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美中兩國於18及19兩日,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市,舉行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的首次高層會議,雙方一開始就唇槍舌戰劍拔弩張,引發各界關注,但也對於雙邊及國際議題進行了坦率的討論,將影響後續美中關係及國際情勢的發展。

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即不斷公開強調,中國將是美國未來最大的國家安全挑戰,美國也將採取與盟邦共同合作以因應中國挑戰的策略。

自上任後,拜登本人及其國安高層官員已與盟邦進行多次的會談,但是美中卻未曾直接進行過雙邊會談,因此這次會談引起各方高度的關注,欲了解雙方會談的內容及結果,以評斷未來美中關係的走向。

▲ 美中阿拉斯加高層會談,爆發言語衝突。(圖/路透)

拜登朝首次美中會談 3原因爆火光

原本各方預期,美中能坐下來會談,對於雙邊關係的發展就是一件好事,可以溝通彼此對於許多議題的看法。但是在第一天的開場時,雙方卻公開較勁相互指責,與過去的外交慣例大相徑庭,讓外界感到意外與關注。

之所以如此,有幾項原因使然:

首先,在會談開始之前,美國已不斷透過外交及公開場合,對於中國的外交作為及內部議題多加批評,包括新疆、香港、台灣及南海等議題,讓中國頗為不悅。

其次,按照與會的中國外長王毅的說法,美國在會議前夕,突然公布對於涉及香港國安法施行的中國及香港官員制裁措施,讓中方覺得非待客之道。

第三,兩國官員似乎都在乎國內輿論的看法,雙方都急於在媒體前表達己方的立場,並且有不能認輸的壓力,這點在中方官員的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與會的中方代表顯然已針對美方可能的指責有所回應準備,主談的中國主管外事政治局委員楊潔箎,不只發言犀利而且超時,美方主談國務卿布林肯在回應時,也特別要求媒體在場聆聽。

▲ 學者指出,中方代表楊潔篪在美中高層會談中發言犀利 。(圖/路透)

美中立場分歧 中方控美式民主「有缺陷」

從雙方的爭議中,可以看出各自的基本立場及分歧之處:

首先,美方認為中國對於新疆、香港、台灣的作為、對美國的網路攻擊、及美國盟友的經濟威迫,已經「威脅到維護全球穩定、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但是,中方卻認為,美國所講的新疆、香港及台灣議題屬於中國的內政,美國根本無權干涉。同時美國自己也對於中國進行網攻,並且以國家安全之名對於中國進行經濟壓制。

其次,美方批評中國侵犯人權及民主,中方卻反駁中國有自己的民主方式,美國的民主也有缺陷,美國的價值並非普世價值,無權以此指責中國。

第三,美方強調要以遵守國際規則的方式行事,批評中國在南海及東海的行為違反此一原則,中方則反駁中國堅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認為美國所謂的「國際規則」只代表部分國家的意見。

▲ 中方代表不滿美方在會談前,對中國進行網路攻擊。(圖/路透)

反制老美踩線 中方回應語句「異常強硬」

在這次的公開爭辯中,也有兩層意義值得注意:

首先,美國所提出的許多批評中國的議題,都涉及到中國的領土主權及基本價值,這些議題攸關中國的核心利益與政權穩定,係北京所無法退讓的底線,這也是中方代表在會議中強烈反擊美方指責的重要原因。

其次,中方過去也維護這些核心利益,但是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此次表達的態度與語句異常強硬

例如,楊潔箎不僅公開批評美國的民主表現與國際作為,還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王毅在會上也強硬表示「中方過去、現在、將來都絕不會接受美國的無端指責」,要求美國徹底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還說「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中方強硬發言 不再屈就老美下風

中方官員在會談中的強硬發言,顯示中國對於自身的國力成長越發有自信,對於自己的價值理念與發展路線也益加堅持,與美國的關係不再是屈居下風的落後地位,而是更能平起平坐的對等大國。

中國未必會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但也不願接受美國的指導與規範,而是希望能相互尊重,平等協商,此一立場將影響未來美中關係的發展。

熱門點閱》

► 美中2+2會談》邵宗海/美中裂痕深 2點爭執最嚴重

► 美中2+2會談》吳瑟致/美中激烈交鋒 各懷鬼胎目標不同

► 嚴震生/美國新任司法部長的平反 猶太裔法官賈德蘭曾「被封殺」

► 美日印澳峰會》劉德海/Quad對中國隻字未提 印度是最大贏家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新頭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王高成專欄

王高成專欄 王高成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專長為亞太區域安全、美中台關係、兩岸關係。常於國內報紙、網路及電視媒體發表評論。

王高成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