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2+2會談》邵宗海/美中裂痕深 2點爭執最嚴重

我們想讓你知道…會議「較可能是雙方重申立場、表達對對方政策憂慮的場合」,實際上難以真正「重置」中美關係。

● 邵宗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首場「安哥拉治美中對話」 爭執重點觀察 

舉世矚目的美中「2+2」高層會談第一輪,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當地3月18日下午1點(台北時間清晨5點)登場,中方稱此次會晤為「高層戰略對話」。

會談在一開場時,曾向媒體開放,當時雙方在會談前就說好「開場聲明」每人只有2分鐘時間,不料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卻演變為逾一小時的「激烈口水互噴戰」。

美控中方 威脅全球秩序

其實早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明「會前開場聲明」時,他就已高調嗆聲大陸部分行動,威脅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等到會議開始後,他又立即再進入批判說:美方深切關注中方的行徑,包括在新疆、香港、台灣的行為,對美國的網絡攻擊和經濟脅迫美國的盟國,指這些行徑已經威脅到「用以維持全球穩定以規則為本」的秩序。

但輪到楊潔箎發言時,他則採取完全反駁的說法:中方遵循的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秩序,而不是少部分國家鼓吹的秩序。

楊潔箎認為,美國才是利用軍事與經濟力量對他國施壓的國家。美國對國家安全一詞的濫用,已威脅到國際貿易的未來。加上布林肯在人權問題上也對北京有所批評,楊潔篪也反批說:「很虛偽」,美國自己的人權問題都沒解決,還煽動其他國家攻擊中國。

▲ 美中2+2高層會談現場 。(圖/路透)

楊潔箎控美方 不能代表世界

整場會議引發雙方爭執最嚴重的計有二段,第一段是楊潔箎在指控:美國根本沒有為其他國家發言的權利,美國不代表世界,只能代表美國政府自己。布林肯顯然有受到這番談話的衝擊,曾直接回應說「請讓我稍稍補充先前的談話」,並要求媒體拍攝他。

接著他強調:過去在與各國盟友等100名官員談話中,各國對美國回歸深感滿意。美國開始與盟友、夥伴重新接觸,過程中也聽到這些國家對北京正採取部分行動感到關注。

未給同等表達機會 中控美方「外交失禮」

至於第二段是在楊潔篪的冗長發言批判後,按照原本的時間流程,現場的記者就該離開會埸,好讓兩國代表團能閉門交涉;不料布林肯與蘇利文,卻建議讓所有記者留在原地,以便好好記錄美國政府對於中方高級外交官的看法回擊。

但等到美國發言後,布林肯又不願意再讓中國代表團繼續回應,就直接讓大會帶走現場記者,這樣處理方式,逐讓中國代表團非常不高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中方代表曾當場表達不滿並提出抗議,楊潔篪本人也表示:美國不給中國代表團「同等機會表達回應」的態度,是非常嚴重的外交失禮。

▲ 美中阿拉斯加高層會議,中方代表與美方激戰。(圖/路透)

美中裂痕深 會前露端倪

CNN在第一輪會談觀察到的是:美國與中國大陸激烈的交鋒,會讓拜登政府覺得困擾,因為美國政府內部仍面臨嚴峻的挑戰,而這個小辮子恐怕會被北京抓得緊緊的。

因此當下午會議5點結束時間一到,中國代表團就全數奪門而出返回下禢旅館。現在看來,當地時間3月19日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已不可能,而且兩國在過程中也完全沒有任何的互動安排,因此,整個會談的結果已在會議首天結束時看出端倪。

《華爾街日報》在會談之前的獨家披露中,已看出雙方拿出的議程議題內容是截然不同,因此可看出彼此裂痕之深,而修復關係難度更大。

事實上,在會談之前,雙方已對「會議內容」有所爭執。但種下火藥的,是美方刻意在美中會談之前,聯合其他國家在醜化並排擠中國的做法,再來就在會面的前一天,布林肯對外公布就香港人權與自治問題,並「制裁中港24名官員」,應是關鍵所在。

▲ 學者分析,美方在會談前公布「制裁中港24名官員」,種下火藥。(圖/路透)

「紅線」議題 美中無妥協空間

就針對「會議內容」來看,楊潔篪在事先就有強調:台灣、香港、西藏、新疆等領域是「碰不得的紅線」,但兩國可在疫情、經濟、氣候議題上討論合作;美方一名資深官員則證實,預計美國會提出新疆、香港、台灣、以及澳洲禁運措施等北京覺得是「禁忌」議題。

《華爾街日報》3月18日的獨家披露,中方擬在會上要求美方撤銷川普任內諸多對中國的制裁措施,包括應解除對電信供應龍頭華為和半導體製造大廠中芯國際的限制,並促成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4月舉行線上高峰會。並計畫提議重新建立起定期的雙邊高階會晤,以解決經濟、貿易、安全及其他領域的分歧。

不過,中國外交部3月18日曾正式表示,習近平與拜登可能會面的議題,並未列入美中高層在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會談的議程。

但對於中方的期待,拜登政府一名資深官員認為,這只是「一次性」會議,且會後也不會有聯合聲明,而由美中各自發布新聞稿。作者的解讀是認為,中美兩國在「紅線」議題上必定都是立場堅定、幾無妥協空間。

▲ 美中在阿拉斯加舉行高層會談,圖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路透)

美方聯合他國排擠中國

至於前面所述:美方刻意在美中會談之前,聯合其他國家醜化並排擠中國的做法,應是關鍵所在。

在美日2+2會談後,共同發表對中國措詞強硬的聲明一事來說,紐約時報3月17日曾報導,此舉是顯示美方擺好姿態,總統拜登將在領土爭議、民主挑戰及其他區域危機方面對抗北京。

這方面也可見證在布林肯與奧斯汀造訪亞洲的當天,兩人曾罕見的聯合投書到「華盛頓郵報」,在這篇投書就明白表示,這趟上任以來首場海外訪問行程,旨在重振「美國與友邦和夥伴的關係」,他們將嘗試團結亞洲重要盟友,築起對抗中國的堡壘。

當然更別說,早在今年2月18日布林肯就已經與日本外相、澳澳洲外長、印度外長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框架下,舉行了首次1個半小時的視訊會議裡,而與會Quad的外長曾一致表示,強烈反對中國試圖憑藉力量片面改變現狀。布林肯當天還另外與英德法外長舉行會談,重申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並同意密切協調應對中國帶來的全球挑戰。

▲ 美中阿拉斯加高層會議,中方代表王毅、楊潔篪 。(圖/路透) 

立場深刻分歧 美中關係難「重置」

實際上,根據中央電視台報導,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3月17日已就中美高層對話一事說出結局。他表示,中方已不會在核心利益議題上退讓,也不指望一次對話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並沒有過高的期待或幻想。

或許,美國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韻(Sun Yun)在事前的預測,仍有參考價值之處,她說:由於中美在經貿、人權等多個議題上存在深刻分歧,去年的雙邊關係跌至建交40餘年來的谷底,會議「較可能是雙方重申立場、表達對對方政策憂慮的場合」,實際上難以真正「重置」中美關係。

熱門點閱》

► 嚴震生/美國新任司法部長的平反 猶太裔法官賈德蘭曾「被封殺」

► 1.9兆紓困案》吳嘉隆/美國經濟刺激法案 對美中關係的外溢效應

► 1.9兆紓困案》李沃牆/史上規模第二大!美國未來三大影響一次照過來

► 美日印澳峰會》劉德海/Quad對中國隻字未提 印度是最大贏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邵宗海

邵宗海 邵宗海

政治大學中山所教授兼所長、文化大學教授兼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抱持「只寫我相信而且有佐證的事實」理念寫作。

邵宗海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