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台灣土地改革效率全球第一 四年完成歐洲百年目標

記者曾俊豪/台北報導

公共電視歷史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即將於3月9日晚間10時至11時播出第三集「翻轉命運的土地改革」,《ETotday新聞雲》獨家搶先曝光精彩內容。本集聚焦1949年到1953年間的土地改革政策,背後雖有其政治動機,卻也讓台灣成為全球土地改革效率最好的國家,只用四年就完成歐洲百年才達成的土改目標。

▲▼未完成的任務_EP3_ 崑濱伯不死的農人精神。(圖/公視授權使用)

▲▼土地改革為台灣經濟奇蹟奠下基礎。(圖/公視授權使用)

▲▼未完成的任務_EP3_ 崑濱伯不死的農人精神。(圖/公視授權使用)

談起台灣的土地改革,時間得倒回到1949年,撤退到台灣的國民政府,對外面臨國際的複雜情勢,對內則有地主與佃農間的衝突隱憂。

中國地政研究所所長林英彥在紀錄片中提到,從日據時代開始,台灣土地大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1甲地以下的戶數有65%,但他們佔有的土地面積只有15%,所以大部分農民就要向地主租土地來耕田。」

宜蘭農友陳榮昌則回憶,自己15歲以前沒有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所以那時務農很辛苦,「地主隨便就給你換人,給你調租,管你再好也沒有什麼用,農民無法全心照顧那塊地,變成種出來的糧食啊,我們的米吃不夠,就是說自己種田都不一定有米可吃。」

▲▼未完成的任務_EP3_ 崑濱伯不死的農人精神。(圖/公視授權使用)

▲▼台灣土地改革堪稱是土地版的「美援」。(圖/公視授權使用)

▲▼未完成的任務_EP3_ 崑濱伯不死的農人精神。(圖/公視授權使用)

為了推行土地改革,國民政府帶著美國的經費與支持,訂出明確的三步驟,1949年實行三七五減租,1951年實行公地放領,1953年實行耕者有其田。而在沒有電腦的年代,「耕者有其田」動員上萬地政公務員完成地籍總歸戶,甚至為台灣經濟奇蹟打下基礎。

紀錄片提到,有鑒於日本用現金補償地主,卻因通貨膨脹而貶值,國民政府選擇用土地債券和四大國營企業(台泥、台紙、工礦、農林)的股票補貼地主,等於把農村的資金轉換成工商業的資金,對往後台灣經濟發展、工商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本集「翻轉命運的土地改革」聚焦1949年到1953年間的土地改革,探討當時政府如何由上至下,以國家權力進行溫和農村土地改革。紀錄片採訪多位農民,已故國策顧問「崑濱伯」黃崑濱也是受訪者之一,聽他訴說對土改的看法,對土地的感情,無疑是紀錄片的另一個亮點。

▲▼未完成的任務_EP3_ 崑濱伯不死的農人精神。(圖/公視授權使用)

▲已故國策顧問「崑濱伯」黃崑濱是紀錄片的一大亮點。(圖/公視授權使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