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顯智/青山宮遶境爭議怎解?找回當地居民為上策

我們想讓你知道…傳統的宮廟活動,在社會轉型變遷下並沒有因此消亡,而是轉型求生。大量的外包陣頭與讚境紅壇,補上社區退出的人力空缺。這也成了青山宮遶境爭議背後的「成因」。

● 邱顯智/立委

一年一度的青山王遶境,在「恭請王爺退堂」的喊班聲中落幕了。近年最大的讚境陣頭數量,再次加深了傳統宮廟文化與社區居民的矛盾。

這不僅是艋舺一地的現象。

▲青山宮遶境所衍伸的社會爭議,也凸顯傳統宮廟文化與當地社區居民的「矛盾」。(圖/記者李毓康攝)

社會轉型改變宮廟文化

當農村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生活型態、人口結構改變了,社區參與宮廟活動的人口也少了。這時候,宮廟遶境活動與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變成沒有交集的平行線,相互嫌惡彼此的存在。

然而,傳統的宮廟活動,並沒有因此消亡,而是轉型求生。大量的外包陣頭與讚境紅壇,補上社區退出的人力空缺。

近年來,台灣的宮廟數量(大多是私人宮廟)節節攀升,職業化的新興外包陣頭南征北討,賺取出陣費用。少年仔今天穿A社的服裝出陣,明天打B社的蜈蚣鼓,看起來都是在地的,實質上都是同一群人到處打工的結果。

久而久之,新興宮廟、外包陣頭、打工人力,接獲爐主、頭家、宮廟角頭的邀請,變成了遶境活動的主角。

另一個主角,則是為了營造熱鬧的場面,用金錢堆出火力展示的紅壇。

這些紅壇,有些是在地宮廟,有些是擲茭擲到的正副爐主、頭家,還有一些是因為交情、其他原因來搭壇讚境的。在艋舺,特殊的角頭文化,又催生了紅壇的拚場。

所謂的艋舺角頭文化,說穿了,就是經營黑灰色經濟的地方勢力。舉凡開發公司、租賃錢莊、殯葬業者、甚至是暴力討債賣兄弟茶的所在多有。有些生意是合法的,有些遊走邊緣地帶,有些你上司法院裁判書系統就查得到。通常稱為「XX公司」的紅壇,像是環南、頭北厝、萬國等,都有角頭勢力的背景。

以這次青山王165週年的遶境來說,紅壇花費百萬、甚至上千萬來接駕、舉辦相關活動的所在多有。綿延的紅地毯、徹夜未停的電子煙火、電音舞台,背後就是這樣的故事。

拚場過頭終造成宮廟市民居民三輸

結果呢?撐足了主人家面子的盛大場面,拖延了隊伍行進的時間,許多在地居民,排設香案苦等了一個晚上,卻等不到神轎的駕臨。沿線的上班族、醫院病患、兒童得不到好好的休息,只能忍受連續數天的噪音轟炸。大量的砲灰、垃圾,還要仰賴辛苦的清潔隊員善後。

主辦遶境的青山宮與讚境紅壇,承受了嚴厲的批判,想要參與慶典的居民,早已被紅壇比拚給排除,想要好好歇息的市民,卻只能忍受通宵的轟炸。這樣的結果,很難不說是一個三輸的局面。

青山王遶境是台北市的市定無形文化資產,台北市政府與廟方,不該放任傳統宮廟文化與社區居民的矛盾日益加深,讓傳統的轉型變調為居民認同的對立。

▲蔡英文參加艋舺青山宮大拜拜。(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首先,地方政府應嚴格約束鞭炮施放時間,特別是電子式的高空煙火。沒有預先約法三章,畫下界限的台北市政府,這次是嚴重失職了。

其次,廟方對於參與遶境的陣頭,應有一定的篩選機制。東港迎王、西港香都做得到,過去青山王遶境也有陣頭比賽,沒道理不能好好篩選參與遶境的陣頭。

最重要的是,廟方與遶境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應該調整心態,重新把社區居民找回傳統遶境活動,而不是大量仰賴外包人力、物力,充足了場面,卻失去了社區的支持。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用多少年,青山王遶境就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互嫌惡中,失去了日漸稀薄的根基。 

熱門點閱》

► 勞金炒股案》陳唯泰/勞工血汗錢不應輕率看待

► 李沃牆/勞動基金弊案頻傳 制度改革刻不容緩

► 單驥/在大漲健保保費前 政府補上487億元了嗎?

► 錢世傑/存款王國的真相:當你一週湊不出10萬怎麼辦?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邱顯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