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勝選》蘇蘅/這次選舉 美國媒體贏了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從這次美國選舉的媒體得失,台灣媒體至少可以學到如何恢復民主政治的中立守門角色,不要讓多元化消失,勿讓仇恨偏狹占據社會舞台中央。

● 蘇蘅/前NCC主委、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11月7日美國總統大選開始開票,川普和拜登像賽馬般互有領先,《紐約時報》頭版標題是:Can Biden Still Win? Can Trump Still Win?,受到多位新聞學者批評,認為是「情緒」標題,只反映自由派媒體沒想到拜登沒有壓倒性勝利,標題投射了《紐時》對拜登勝選的想像。

▲ 資深媒體人表示,媒體雖然了解川普,但不了解川普的選民。(圖/路透)

2020大選 媒體再次選錯邊

美國媒體在這次選舉幫了拜登很多忙:選前一面倒的支持,最後也由媒體宣布關鍵州賓州選舉人票由拜登拿到獲勝,與川普生氣重申「誰當選非由媒體決定」,形成強烈對比。

不過,《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CJR)很快給媒體整體表現評價:「媒體再次選錯邊,民眾沒有完全不要川普」。

四年來,儘管主流媒體不斷指出川普的謊言連篇、種族主義、否認氣候變遷,這些僅代表自由派媒體的評價,但更深層的問題是,主流媒體仍然忽視,近半數選民對川普和他編織的「美國再次偉大」劇本,充滿幻想。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發行人波普總結,這次媒體「又是2016年的覆轍」,媒體雖然了解川普,「但是不了解川普的選民」。


▲  資深媒體人表示,本次大選媒體再次選錯邊,民眾沒有完全不要川普。(圖/路透)

CNN積極挖角 收視超越福斯

川普上台後,新聞媒體充滿焦慮。

新聞界緬懷水門案的光榮傳統,長期擁有和民主體制的行政、司法、立法相提並論「第四權」的光環,還想成為守護社會的燈塔,更希望這次選舉,美國不要再次墮落。

從選前到開票,媒體精銳盡出。《紐時》組成最佳報導團隊和民調分析專家,由政治副總編帶領多次獲普立茲獎的五位優秀記者策劃採訪,鎖定選舉動態、民調、共和、民主黨選戰、選舉人團,以及非傳統選戰分析,深入報導。

《CNN》為了追上《福斯新聞台》收視率,四年前一口氣增聘近40位政治記者,不乏從《華郵》、《ABC》、《洛杉磯時報》和《華爾街日報》挖角。

5日因候選人在搖擺州僵持不下,《CNN》精彩報導在當晚黃金時段收視,首次超過《福斯》,吸引七百二十萬人收看,創下歷來佳績。

▲ 學者分析,美國主流媒體過度依靠民調,沒有派記者到搖擺州探查民情,誤判選情。(圖/路透)

主流媒體關切「疫情」 地方選民更重「經濟」

然而媒體這次表現,也有許多爭議。

首先是民調不準的誤判,其次低估美國社會空前撕裂的程度,忽視川普選民心聲。

部分媒體太仰賴民調,忽略川普有大群沈默不表態的支持者是民調死角。加上部分媒體節省成本,裁撤地方人力;使媒體過度依靠民調,反而沒有派記者到搖擺州探查民情,重演錯誤解讀。

為何有這麼多川粉「相信」那些荒腔走板的政策和話語?賓州、密西根州和佛羅里達州許多地方媒體,都報導主流媒體和在地選民關心的議題,跟主流媒體落差很大,尤以拜登丟掉的佛羅里達州最明顯。

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佛州,擁有29張選舉人票,是兵家必爭之地,巨富彭博為支持拜登,投入一億美元下在佛州打選戰,地方報《坦帕灣時報》選前就說,「佛州、佛州、佛州」,將是重中之重。拜登最後還是挨了一計重拳,鎩羽而歸。

《坦帕灣時報》選前分析,八成五佛州選民重視經濟問題勝於一切,反之,關心疫情、健保和候選人品格只有五到七成,川普給他們更多經濟前景的信心,是拜登遠不能及。主流媒體以為「疫情」最重要,卻沒想到選民心中的經濟更致命,成為民主黨選票的「滑鐵盧」。

▲川普在任期間,不遺餘力抨擊媒體。(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資深媒體人憂 媒體傷害民主社會

美國最受尊重的電視記者、新聞「夜線」主播卡普(Ted Koppel)選前表示,川普陣營日復一日的宣傳和片面之詞,打擊主流媒體的正當性,否定專業媒體對新聞的定義,都不可取;但他很驚訝像《紐時》,過去對任何新聞都不斷提出挑戰質疑,四年來卻以立場或批判代替客觀價值,他擔心即使川普下台,媒體仍對民主社會造成傷害。

《BBC》最近撰文指出,川普不遺餘力詆毀抨擊媒體,使媒體這次像牛頓第三定律出現反作用力,即如果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加於對方的作用力,必有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回報。

事實查核極致 川普演說直播中斷

今年選舉,各媒體成立的事實查核部門,發揮極大除錯校正的功能。疫情期間強有力識別謠言,幫民眾建好心靈防疫的保護傘。

這幾天大選持續計票,川普大談選舉充滿作票和不公,《MSNBC》在白宮直播35秒後,直接中斷播出,是事實查核發揮的極致,在台灣真是難以想像。

民主過去的一大優點,是使對立的意見融合,化爭議為理性溝通;如今社群媒體的過濾泡泡,激化極端價值,加深社會裂痕,使專業媒體說真話、求真相變得更加緊迫。

從這次美國選舉的媒體得失,台灣媒體至少可以學到如何恢復民主政治的中立守門角色,不要讓多元化消失,勿讓仇恨偏狹占據社會舞台中央,否則台灣未來將何等悲哀。

► 聽Podcast掌握美選及國際局勢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熱門點閱》

►  美國大選》劉德海/拜登若勝選 中國取代美國的速度將減緩?

►  拜登勝選》吳崑玉/川粉出征、川黑粉式太平 國家災難?

►  美國大選》吳崇涵/經濟不敵疫情 川普將敗選?美台歡樂嘉年華將回歸常軌 

►  美國大選》葉耀元/三點社會分歧主導大選 未來衝突會更白面化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蘇蘅專欄

蘇蘅專欄 蘇蘅

政大法學院教授,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精研傳播產業、傳播政策法規、閱聽人、 國際傳播環境觀察,常於國內報紙及網路媒體發表專文。目前於政大講授研究方法和傳媒生態課程。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