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栓塞性肺高壓 導管介入治療有效改善

▲成大醫院張獻元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曾經患過深層靜脈血栓或者肺動脈血栓,而現在仍然呼吸急促未見改善,建議至大醫院接受檢查。(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成大醫院張獻元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曾經患過深層靜脈血栓或者肺動脈血栓,而現在仍然呼吸急促未見改善,建議至大醫院接受檢查。(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50歲的黃先生,5年前因呼吸困難,連工作都受到影響,電腦斷層發現有肺栓塞需要外科手術,但因症狀不嚴重拒絕開刀,直到最近症狀加劇,經前往成大醫院就診,在肺栓塞團隊評估後,發現他罹患的是少見的慢性肺栓塞性肺高壓,安排了4次肺動脈氣球血管成形術治療後,黃先生的呼吸困難終於得到改善。

成大醫院張獻元醫師指出,慢性栓塞性肺高壓的成因,是肺動脈栓塞後,因無法消融之血塊長期阻塞及漸進性血管重塑,進一步導致肺動脈壓力相對應增加,而呼吸困難的症狀也會隨之惡化,最嚴重甚至會導致右心衰竭而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麻煩的是,此類病人在早期大多沒有特定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僅僅只是運動耐受力差、呼吸困難而已,加上部分病人並沒有明顯的肺栓塞病史,因此在早期診斷上極為困難,甚至有不少病人是由於心臟超音波發現有肺高壓才進一步確診。據過往資料顯示,平均每位病人需要耗費14個月才能得到正確診斷。

張獻元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曾經患過深層靜脈血栓或者肺動脈血栓,而現在仍然呼吸急促未見改善,建議至大醫院接受檢查。目前慢性肺血栓性肺高壓可使用肺部灌流/通氣掃描(V/Q scan)篩檢是否有灌流異常,也可使用心臟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肺高壓,如果兩者都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電腦斷層肺動脈攝影及右心導管確診。

張獻元醫師指出,早期全球對此疾病認知有限,當時死亡率很高,但隨著醫學的進步,目前除了藥物治療以及傳統外科手術的肺動脈內膜切除術之外,還有導管介入治療的肺動脈血管氣球成形術。

傳統手術目前仍為一線治療,但手術風險確實是個必須考量的因素;而導管介入治療只需從股靜脈或內頸靜脈打針,而後導管深入至肺動脈處理,傷口較小、風險較低且術後恢復快,但缺點是需要分多次治療,原因是打通血管後容易發生再灌注肺水腫,如果同時治療太多部位,反而會增加術後風險以及併發症。部分資料指出,肺動脈氣球成形術與傳統手術在效果上相去不遠,大部分病人都能從這兩項治療中得到良好的療效。

成大醫院張獻元醫師表示,慢性肺栓塞性肺高壓不再只是個不開刀就無法治療的疾病,導管介入治療配合藥物治療一樣有很好的療效,如果懷疑有此疾病,應盡速到大醫院就診。

 ・秋冬必備潤澤神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