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動能減弱 林毅夫:加外建構內循環為經濟主體

▲▼大陸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圖/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大陸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圖/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統籌「十四五」時期的新發展格局,大陸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29日指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說,這不是一個應對疫情的短期措施,其背後反映的是經濟發展規律。

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貿易受到衝擊,加上從2006年到2019年,出口額佔大陸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35.4%,降低至17.4%。

▲▼新華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請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出席,介紹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解和認識,並與記者進行交流。(圖/新華社)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請專家介紹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解和認識。(圖/新華社)

林毅夫說,這說明已經有82.6%的國民經濟,是在由國內循環支撐。隨著人民收入水準提高,服務業佔比增大,出口額佔GDP的比重還將進一步降低,這是「必然規律。」

因此,林毅夫強調,中國經濟要想發展好,就要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大陸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也說,中國經濟發展,從出口導向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因為中國的比較優勢和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他說,過去中國具有廉價勞動力,但現在變成即將實現全面小康的14億人,今天中國的比較優勢,是擁有一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內需潛力

大陸國務院參事仇保興說,雙循環的本質,是以內循環帶動外循環,內外彼此促進,是更有深度、更有廣度的開放,不會改變中國的對外開放格局。

►時間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