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從衛星遙測看三峽大壩 洪水溢淹面積等同8個台北市

▲▼     中央大學從衛星遙測看三峽大壩   洪水溢淹面積等同8個台北市   。(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利用衛星遙測科技來研究三峽大壩議題,主任蔡富安提供專業的判讀。(圖/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利用多元衛星,遙測中國大陸7月長江水患淹水區域,並首度使用直接接收的50公分超高解析衛星影像,建立三峽大壩的3D模型。研究顯示,長江中下游受洪水溢淹的耕地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台灣,相當8個台北市面積。

中大表示,大陸南方地區自5月下旬大範圍的強降雨,連續40天發布暴雨警報,長江、淮河流域由於受到暴雨影響進而引發嚴重洪患,除中下游民眾受水患影響之外,長江三峽大壩之防洪、洩洪能力以及壩體的安危,一再受到關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央大學從衛星遙測看三峽大壩   洪水溢淹面積等同8個台北市   。(圖/中央大學提供)

▲長江中下游淹水情形前後對照,圖中為嚴重淹水區之一的江西鄱陽縣。整個長江中下游被洪水淹沒的面積相當可觀,約一萬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大太遙中心以雷達影像變遷分析技術進行長江中下游淹水範圍的判釋,並配合全球土地利用資訊進行空間分析,發現約有1萬8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洪水淹沒,其中有超過1萬平方公里為耕地,相當三分之一個台灣,城鎮、村落等被淹面積超過兩千平方公里,相當8個台北市面積。

中大提到,洪水事件也使得三峽大壩的功能與安全再度受到各界關注。太遙中心利用永久散射體雷達差分干涉 (PSInSAR) 技術分析三峽大壩的長期變形狀況,發現三峽大壩上游不遠處,水庫右岸的茅坪溪防護土石壩的壩體中段上部,觀察到有輕微的下陷趨勢,大致上沿衛星觀測方向,每年下沈約5mm。

▲▼     中央大學從衛星遙測看三峽大壩   洪水溢淹面積等同8個台北市   。(圖/中央大學提供)

▲三峽大壩PSInSAR變形分析成果,上游右岸茅坪溪防護壩有輕微下陷趨勢,三峽大壩本身並無明顯變形。(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大表示,外界最關心的三峽大壩的壩體表面,則未發現明顯的變形或破壞。太遙中心分析自2015年至今的雷達衛星影像的結果顯示,三峽大壩的壩體相當穩定,除了不同蓄水高度及溫度造成的週期性彈性變形外,壩體本身並無明顯的沈陷、抬升、或變形。檢視以衛星立體測繪建立的三峽大壩3D模型,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破壞或變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