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壩開閘4鎮成汪洋!村民親揭「蓄洪區」真實面目 年輕人不待老人不走

▲▼ 淮河洪災,王家壩第十六次蓄洪 。(圖/新京報)

▲王家壩鎮的莊台中間高,四周是土坡,人居住在台子上,洪水從四周流過 。(圖/新京報)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20日8時30分,安徽淮河王家壩閘水位已達29.75公尺,超過保證水位0.45公尺,時隔13年後再度開閘蓄洪,也是第16次開閘蓄洪,附近濛窪蓄洪區內的4個鄉鎮再次「陷入一片汪洋」。 當地老人很少想過要搬走,但近幾年年輕人外出務工,選擇在其他地方定居,「不想再待在這裡了,想離開這個蓄洪區。」

據《新京報》報導,王家壩閘是淮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有「千里淮河第一閘」之稱,受強降雨影響,王家壩20日再度開閘蓄洪。在管理處主任張家潁眼裡,今年水位是1968年洪水以後最高的一次,關閘時水位較開閘時下降了1.47公尺,76小時裡,濛窪蓄洪區蓄洪總量為3.75億立方公尺,相當於26個西湖的年蓄水量。

▲▼ 淮河洪災,王家壩第十六次蓄洪 。(圖/新京報)

▲淮河水從王家壩閘的13孔閘門裡洶湧而出 。(圖/新京報)

回憶起蓄洪前一夜,阜南縣老觀鄉副鄉長李小鳳說,當晚一整條街道都燈火通明,拎著大包小包投奔親戚的人,幫助村民轉移的武警、來回搬卸物資的車,排著隊前進的雞鴨鵝。

據統計,從7月19日夜間到20日淩晨,濛窪蓄洪區4個鄉鎮住在低窪處的2000多人連夜轉移,更多的人住在擁有牢固堤防的保莊圩或高出地面近30公尺的莊台上,他們的居住地被洪水包圍,但安然無恙。

67年裡16次被洪水衝擊,當地政府一直在考慮蓄洪區內居民的搬遷問題,然而上了年紀的老人很少想過要離開這裡,「這裡是我的根,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要守著祖宅,死也要死在這裡。」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選擇在其他地方定居,「不想再待在這裡了,想離開這個蓄洪區。」

對於從小生長在淮河邊上的人來說,幾十年和洪水相處的經驗裡,已經摸索出了一條「水進人退,水退人進」的生存之道。王家壩鎮鎮長余海闊說,蓄洪區的村民種地主要是「靠賭」,水沒來就多種點,水來了莊稼只能淹了,在這種特殊環境下,蓄洪區內主要發展「適應性農業」。

▲▼ 淮河洪災,王家壩第十六次蓄洪 。(圖/新京報)

▲佘文武和鄰居們划船到電器行,想再搶救出一些物品 。(圖/新京報)

28歲的村民佘文武在老觀街上經營著一家電器行,平時人來人往,蓄洪前他們一家差不多重要用品,洪水襲來時,他看著家裡的房子一層完全泡在了水裡。

佘文武不是沒想過搬離這裡,但搬到縣城不僅貴,而且還失去了地,村民們捨不得,也都有自己的私心,「拆遷之後,我去縣城就不是農村戶口了,家裡條件又不富裕,要是再享受不到農村戶口的優惠咋過呢。縣城裡賣電器的那麼多,不像老家都是熟人,生意沒法做。」

事實上,對蓄洪區內的人們進行妥善安置,使其免受洪水之苦,一直是各級政府部門謀劃的問題。鎮長餘海闊表示,2003年的大洪水後,決定在每個鄉鎮建一個保莊圩,將居住在28.5公尺以下莊台的群眾和住在危房裡的群眾,遷到保莊圩上,給他們宅基地和補貼,將不安全莊台的房屋拆掉。一個保莊圩面積通常為1.2平方公里,能居住1萬人左右。

▲▼ 淮河洪災,王家壩第十六次蓄洪 。(圖/新京報)

▲徐如賀和老伴從田裡搶救上來的玉米 。(圖/新京報)

擺在濛窪蓄洪區面前的一個難題是,並不是所有的居民都願意搬遷。村民徐如賀的屋子建在淮河邊的壩埂上,臨河的整面牆都是被大水侵蝕的痕跡。

因房子是祖宅,他從小在這裡長大,以前發大水的時候房子被淹了,沒地方去,就爬到屋頂,搭個棚子吃飯睡覺,洪水退了再下去,已經記不得房子被沖毀了多少次,每次洪水過後再重建起來,幾十年來,如此反復。

現在的這個房子是2003年大水後建的,沒有再倒塌過。院子的臺階上佈滿青苔,空氣裡潮乎乎的,屋裡堆了些老兩口搶救上來的玉米。72歲的徐如賀戴一副眼鏡,正坐在門口板凳上看書,讀的是《資治通鑒》。

徐如賀子女一直叫老兩口去揚州,但他們不願意,「要去早就去了。之前也去住過,不習慣城裡的生活,還是待在村子裡自在,空氣好,環境好,每天看看書,種種地,農民嘛,就是死也要死在這裡。」

▼ 72歲的徐如賀正坐在門口板凳上看書,讀的是《資治通鑑》 。(圖/新京報)

▲▼ 淮河洪災,王家壩第十六次蓄洪 。(圖/新京報)

阜南縣發改委主任李思泉解釋,「確實有些人不願意搬。不過我們完全尊重群眾意願。」 不想搬的原因主要有4個,一是現在國家對淮河治理力度加大,從2007年到現在2013年只發了一次洪水,老百姓的農作物還是有一定收入的;二是即使拔閘蓄洪了,農戶也能得到國家的補償;再就是,遷出一部分居民後,莊台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村民很滿足;最後就是農民對土地的眷戀,尤其是老人,就喜歡待在農村,在城市裡住不習慣。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研究所原所長程曉陶說,「我們國家僅僅是國家一級蓄滯洪區的就有九十多個,幾千萬人在裡頭生活,這是中國的國情。」

程曉陶說,中國的防洪本來就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水退人進、水進人退的這種模式不可避免,總要有一些地方小水歸人,大水歸水,它是一個國家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交織後的結果,「我們不可能消除洪水,那就要與洪水共存。」

至於濛窪蓄洪區未來的發展,李思泉認為首先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蓄洪區內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適應性農業,解決保莊圩就近就業問題,提高整體經濟收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