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膛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反共義士」一生抹不去的紋身

▲▼胸膛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反共義士」一生抹不趣的紋身:趙英魁。(圖/記者謝婷婷攝)

▲趙英魁胸前青天白日滿地紅紋身。(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柯沛辰/採訪報導

在台灣,有一群特殊的外省老兵,他們是未能回到中國大陸的戰俘,身上大多刺有醒目的反共標語,在1950年代被台灣稱為「反共義士」。

1954年,韓戰約有1萬4000名被俘共軍遣送來台。在國民黨的宣傳中,這些「反共義士」痛恨共產黨暴政,亟欲投奔「自由中國」,所以在身上刺青,以示決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這些人原先可能是國軍,內戰時被俘投共,或本來就效忠共產黨者,只是參加韓戰遭俘虜,被迫在身體刺上「殺朱拔毛」、「反攻抗俄」、「光復山河」等字樣,以通過「忠誠度檢查」來到台灣。

我們找到家住士林、高齡86歲的趙英魁,在年邁的軀體上尋得這段歷史存在的痕跡。當趙爺爺緩緩拉起上衣,胸膛上出現中華民國國旗與國民黨黨旗,下方則寫著「在青天白日旗幟下勇往前進」,他是不反共的反共義士。

1934年,趙英魁在山西平遙古城出生,抗戰結束時年僅11歲,已是效忠國軍的孩子兵。1949年內戰正熾,他跟丟國軍大部隊,被中國共產黨俘擄,15歲的他成為八路軍的一分子,學習三項紀律八大注意,受到百姓歡迎,參與多場戰事,逐漸明白國軍為何丟掉大陸。

1950年韓戰爆發,趙英魁作為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被派往朝鮮半島作戰,在漢城(今首爾)附近遭美軍包圍俘虜,送往巨濟島戰俘營。他回憶,國民黨情治人員強迫他們在戰俘營裡刺青,不從者遭打罵,甚至死亡。

▲▼胸膛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反共義士」一生抹不趣的紋身:趙英魁。(圖/記者謝婷婷攝)

▲趙英魁照片。(圖/記者謝婷婷攝)

趙英魁內心雖認同共產黨,但國民黨特工告訴他:你們身上有這些刺青,回到中國大陸必定會遭清算批鬥或處決。那年他才17歲,作為「反共義士」被強拉到台灣,下船後在台北市區遊行,受到民眾夾道歡迎,被視為英雄及典範。

這一天,被政府訂為「一二三自由日」,成了具有反共意義的節慶。不過,趙英魁未步上人生的康莊大道,反而因為過去身分遭情治人員盯上,僅僅跟4名同鄉袍澤結拜,一解思鄉之情,在國軍裡卻成了「發展組織」的「叛亂犯」。

1958年7月,趙英魁已經被關3年多,判決正式下來了:同案5人中,2人判死刑,3人無期徒刑,他是後者,被送往新店軍人監獄,又轉送綠島。2年後,他被通知「無期徒刑變5年徒刑」,卻因為找不到2名保人,又移往新竹習藝所多關了5年。

1965年,趙英魁出獄,第一次踏入台灣社會,但無論到哪裡工作,當地警局都會如影隨形,質問雇主為何要錄用這名「叛亂犯」。他被迫不斷更換工作,直到遇到一名好心的老闆娘,深獲同情,才讓他得以在中泰賓館做蒙古烤肉,一晃眼就是24年。

1988年10月,趙英魁睽違42年回到山西老家,發現自己不僅被追封為「烈士」,標註在老家門牌上,還意外庇護家人度過文化大革命,未受紅衛兵騷擾。

隨著兩岸開放探親,這些老兵礙於身上的烙印,無法面對大陸原鄉的親族,有些人轉向尋求昂貴且疼痛的雷射手術,但他們心中的矛盾和傷痕,始終無法被抹滅,成了一生抹不去的紋身。

如今台灣民主成就令人驕傲,當我們談論轉型正義和人權議題,應該重新、全面地審視歷史。即便這群老兵可能將原因歸咎於時代命運,不一定視自己為政治受害者,但他們未能享受天倫、被迫刺青來台,歷史終究欠他們一個公道。

完整專題報導:1949漂泊到台灣 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

延伸閱讀 >>

學者張茂桂/大時代臉譜:白色恐怖下的黨國軍人

學者曾建元/老兵在台灣:他們與轉型正義的距離

文史學者郭冠佑/走進台灣老兵:白色恐怖的行刑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