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解析會讓「體溫偏高」藥物:和3原因有關!

▲吃藥/不吃藥,都有關係。(圖/Pixabay)

▲藥師提醒,有些藥物可能讓體溫偏高。(圖/Pixabay,下同)

文/微笑藥師

防疫時期,測量體溫是進出各種室內場所必要的動作,但奇怪的是,有些人明明沒有任何症狀,但體溫測量起來就是偏高。事實上除了疾病可能導致體溫異常外,藥品也有可能使我們體溫偏高,本週微笑整理可能導致體溫偏高的藥品及可能原因。在探討哪些藥物可能引起體溫升高前,我們要先來了解身體的溫度的調節原理。

一、體溫的調節原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體的體溫是由位於下視丘前葉的體溫調節中樞來調整而維持在36.5℃至37.7℃之間。人類具有調節及維持身體中心溫度的生理機制。當需要釋出過多的熱時,會以增加體表血液循環及排汗的方式來降溫;需保留體內的熱能時,則會以降低體表的血液循環來減少熱散失;若體內仍需更多的熱能時,將會以發抖的反射動作產熱及增加代謝產熱(非發抖式產熱)。

所謂代謝產熱是指提高組織代謝的產熱方式,例如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作用於身體褐色脂肪中的粒線體內膜解偶聯蛋白1(UCP1,又稱產熱素)。這種蛋白質可以讓質子穿過,消耗一部份氧化磷酸化過程中產生的質子濃度梯度,使得ATP(三磷酸腺苷)的製造量下降,能量轉而以熱的形式釋出,而增加身體熱能的產生。

總之為因應體內熱的平衡,下視丘的恆溫閥值將隨之有所變動。不過體溫調控機轉也可能受藥物影響,而使體溫偏高,接下來我們為大家整理可能導致體溫偏高的藥品。

▲▼吃藥。(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藥物可能同時有著不同的作用原理,其能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可能有相對的副作用。

二、可能導致體溫偏高的藥物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本來治病的藥物也會導致體溫升高呢?事實上一個藥物可能同時有著不同的作用原理,其能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可能有相對的副作用。常見藥物引起體溫偏高的原因如:產生過敏性反應、影響體溫調節機制、藥理作用之延伸、其它等。

(1)過敏性反應

一般在使用藥物1-3週後出現症狀,尤其是抗生素。有時臨床上可能伴隨有起疹、嗜酸性白血球增加等現象。其機轉為人體免疫系統將外來的藥物當成抗原而產生抗體所引發之體液性免疫反應,抗原抗體結合後之免疫複合物可促使體內顆粒性白血球釋出致熱原而產生發燒現象。另外細胞免疫反應亦隨之啟動,而導致胸線產生淋巴激素活化免疫反應並促使巨噬細胞將內生性熱原釋出。

(2)影響體溫調節機制

藥物增加熱能產生

甲狀腺素:Thyroxine

交感神經作用劑:Phenylephrine/pseudoephedrine /caffeine/安非他命/海洛因/天使塵--->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性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

抗憂鬱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oclobemide為MAOAI)

藥酒:保力達B、維士比等,或含酒料理-燒酒雞

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

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

抗膽鹼藥物:Atropine/scopolamine

抗巴金森藥物:(抗膽鹼作用)benztropine, biperiden, procyclidine, trihexyphenidyl, ethopropazine

抗憂鬱藥:三環抗憂鬱劑(Imipramine/chomipramine/doxepine)、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oclobemide為MAOAI)

阻礙心血管系統對熱調節

降血壓藥物:能使心血管系統應付高溫的調節能力降低

乙型阻斷劑Propanolol/nadolol/timolol/atenolol/bisoprolol/carvedilol--->會抑制心跳,降低心輸出量,進而影響熱調節。

鈣離子阻斷劑(DHP類CCB):Nifedipine/felodipine/amlodipine--->CCB使得週邊動脈擴張,血液滯留於周邊動脈血管,降低分配至皮膚微細血管。

利尿劑:Fureosemide/spironolactonel--->可能導致水分流失,影響散熱。

α-2腎上腺促進劑:Clonidine/guansbenz/methyldopa--->壓制腦部負責血管收縮的管制中心,減少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和心臟加速的衝動,降低脈搏速率和心輸心量,進而影響熱調節。

抑制下視丘對熱的調節

抗精神疾病藥物:Thioridazine/chlorpromazine/thiothixene。此藥物多主要為多巴胺阻斷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也會造成下視丘體溫設定點改變,而導致過高的體溫。

(3)藥理作用之延伸

這類原因導致之藥物熱較為少見,其發生機轉來自於因藥物之藥理反應而引發內生性熱原的釋放。最典型的例子為Jarisch Herxheimer reaction,此反應發生在梅毒病人在接受penicillin類抗生素治療6-8小時後,其體內之梅毒螺旋(spirochetes)體釋放出所謂內毒素而導致之發燒現象。

其它亦常見於癌症病人在使用抗腫瘤藥物後,因體內之惡性腫瘤細胞被化療藥物毒殺之後產生內生性熱原而產生藥物熱現象。

關鍵字: 藥物 體溫 體溫偏高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