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時N95重壓起水泡!33年護理師憶「首批武漢包機」:不懼感染是本質與初心

▲▼武漢包機返台現場照片曝光。(圖/翻攝衛生福利部臉書)

▲武漢包機國人返台時,護理師不畏艱辛,在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示意圖/翻攝衛生福利部臉書)

文/護理師蔡麗珍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台灣的防疫經驗與成果舉世有目共睹,面對這次疫情來襲,政府超前部署及正向防疫的作為,勾起我在17年前的SARS防疫經驗記憶。從事護理工作33年的我,當年在第一線照顧病人外,更擔任自我防護教育訓練種子教師,精熟感染控制的各項防護,此時此刻「捨我其誰」的使命感,讓我有機會參與首批武漢專機接機的歷史性任務。

防疫任務就是隨時待命,2020年2月3日我適逢休假,接到出勤武漢專機接機的緊急徵召,趕緊奔回醫院和另一位護理師穿上制服要趕往桃園機場,但擔心計程車誤會不敢載我們,外子獲悉後也加入任務,快速送我們到桃園機場報到,且說「結束任務後隨時call我,我會去接你回來。」那一刻我紅了眼眶。原來,我能在護理工作中自在茁壯,不可或缺的是家人的支持與體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是特殊緊急任務,很多資訊都不明確,不知飛機幾點到?沒有旅客資料,這些都到了現場才獲得資訊,但當時來自各個醫院的15位護理人員卻能現場機動分組,沙盤推演後續可能的工作流程,各司其職。接機那夜很冷,身上的防護衣抵擋不了冷風直灌,遊覽車司機邀請工作人員上車待命,我們趁機對後勤人員,示範如何正確穿脫防護衣及裝備,此舉減少不諳防護設備人員的擔心與疑慮,司機大哥說「白衣天使的指導嚴謹又到位。」海關人員對於我們散發的熠熠光芒也說「護理的熱情真是無所不在」。他們的回饋道出了護理工作平凡而又偉大,瑣碎而又不易。確實我們都把簡單和平凡演繹成無數個精彩。

接近午夜,同胞們企而望歸的包機終於落地,相信回到台灣的他們,一定感受到如釋重負的安全感。檢疫的程序循序進行,測量體溫、脈博、血壓、詢問過去疾病及用藥史等護理評估,詳細指導各項防護措施、入住須知、每日要執行的常規等,並以書面說明發給每個人,儼然像是一套完整的入院護理,這些「護理師的日常」工作,所不同的只是全身的防護裝備。

當日卸下裝備後,我發現在連續配戴8小時N95口罩,耳朵出現發紅起水泡的「二級壓傷」,這還只是一趟短時間的任務而已,不禁要向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的護理人員致敬,他們的壓力及可能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疫情當下,各級長官及社會大眾都肯定護理的奉獻精神,源於我們的一滴汗水,一份真情,不懼感染的風險是護理的本質與初心。

揭開人生帷幕的是護理師,拉上人生帷幕的也是護理師,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的抗疫更是護理師。參與這趟任務,秉持「傳護理之光,承護理之責」的使命,熾燃成生命的燭炬,以我的日常,與團隊共同守護世界的失常,實踐心中那一份專業的驕傲。

本文經「護理公會全聯會」授權刊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