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火燒心!檢查竟是罕見食道腺癌前病變合併分化不良

▲▼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六十二歲的魏先生,二十多年來都有喉頭異物感、口臭及口苦等疑似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平時藉著制酸劑舒緩,直到症狀加劇,因胸悶、胸口灼熱而就醫。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翁銘彣醫師經胃鏡檢查後發現,魏先生不僅有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竟然有長達十公分的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此長度在亞洲人相當罕見。

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包括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黏膜受損、食道反覆受傷修復之發炎反應、進展至巴瑞特食道病變而最終可能產生食道腺癌。翁銘彣醫師表示,巴瑞特食道是一種長期胃酸逆流至食道的併發症,靠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細胞,在正常狀態下是平滑、扁平的鱗狀上皮細胞,但在胃酸反覆刺激食道下端黏膜,使黏膜細胞換了一層「皮」,轉變為柱狀上皮細胞而容易進一步造成細胞分化不良,而增加了食道腺癌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巴瑞特食道腺癌前病變治療,翁銘彣醫師表示,一般在分化良好的病灶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緩持續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至於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已合併分化不良的變化,目前可以採取「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此術式的優點為不須切除食道且併發症較少。「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將食道表皮燒灼深度控制於0.1公分內,除可根除食道黏膜病變細胞外,也較不易出現因傷口過深而產生「食道穿孔」或「術後食道狹窄」的併發症。此外,對於台灣常見的食道鱗狀上皮癌的癌前病變,「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也有良好的效果。

▲▼食道腺癌之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合併食道分化不良。(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腸胃內科翁銘彣醫師為胃食道逆流患者說明治療方式。

翁銘彣醫師表示,在胃鏡檢查下約5%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發現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像魏先生的巴瑞特食道長達十公分且合併分化不良,在台灣則相當罕見。魏先生在接受最新的食道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至今一年半的追蹤巴瑞特食道病變無復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在藥物控制下獲得改善,讓魏先生相當慶幸在不須手術切除食道的狀況下,以內視鏡微創方式將癌前病變治癒。

胃食道逆流症不像高血壓、糖尿病有客觀工具可評估病患嚴重度,其中更有80%的胃食道逆流病人,在胃鏡或咽喉鏡卻看不出病症。常年專研胃食道逆流的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目前難治性胃食道逆流病人的診斷,須經二十四小時酸鹼阻抗測定儀檢測,但患者常因害怕而難以配合檢查。花蓮慈濟胃食道逆流團隊所引進的內視鏡食道黏膜電阻抗測量儀,可在病人做胃鏡的同時,快速精準的診斷其是否為真正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雖然食道黏膜電阻力檢查尚在研究階段,但未來應可以帶來更好的診斷依據。

不同於食道鱗狀上皮癌,食道腺癌的患者通常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但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翁銘彣醫師也提醒民眾,除了藥物及手術外,生活習慣的調整是胃食道逆流症治療的第一步,重要的措施包含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減重以及減少菸、酒、咖啡、蘇打飲料等刺激性物質。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