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消費激情來了,疫情過後會出現「擴張性消費」?

 ●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及資深產業分析師。經常四處臥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經濟分析轉成民眾能懂的文章。

在疫情趨緩後,真的會如很多專家預測,消費者會一吐悶氣,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嗎?

依過去模式而言,頂多消費恢復正常。這一次新冠肺炎重創民間消費,即使需求快速恢復(事實上並不容易),供給彈性也不會馬上變高,消費者要立即擴張消費的可能性不高,較有機會出現的也只可能是奢侈性的消費罷了。


▲ 參考SARS經驗,在疫情過後,頂多消費恢復正常,未必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圖/記者李毓康攝)

新冠肺炎疫情從年初預估如SARS模式,疫情可能在三月落底,然依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COVID-19 Dashboard數據,每日感染人數(Daily Cases)至四月中旬才似乎已見高原期的端倪。疫情過後,真的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嗎?

下圖是民國91年到93年的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包含百貨公司業、超級市場業、便利商店業與零售式量販業及其它),在民國92年3月開始的SARS期間,營業額確實有下滑,但很難直接論斷受疫情影響。

請注意看連續三年的營業額折線圖,營業額為逐年逐月上升的趨勢。一月過後營業額下滑似乎是同樣的模式,推論主因,受過年消費高峰影響,零售業營業額會逐步下降到四月,然後在端午節與中元節又攀上高峰(消費的高峰期為農曆年前與中元節)。

因此,很難看出SARS後綜合商品零售業有出現「報復性消費」的跡象,同樣的,也不能說零售業出現V型復甦。


▲ 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單位:千元新臺幣)。(圖/鍾文榮提供;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此外,從下圖的餐飲業營業額研判,SARS期間,餐飲業受創的幅度顯然非常顯著。營業額在民國93年5月急速落底,然後在八月攀升到年度高點,V型反轉非常顯著。

然從年營業總額來看,92年也只比91年衰退0.7%,也僅能說「追平」,並沒有出現更大量的消費,同樣的,亦不能說出現「報復性消費」,難道要暴飲暴食?


▲ 餐飲業業營業額(單位:千元新臺幣)。(圖/鍾文榮提供;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從經驗來看,大型傳染病期間,民間消費力道確實會減弱,尤以餐飲業最為顯著,畢竟,這影響消費者的飲食習慣。而這次新冠肺炎期間,民間消費的減幅更擴大到觀光與娛樂消費。

易言之,幾乎民間消費全部受挫,在所有業種中,只有電子商務的線上購物一枝獨秀,未來也可能影響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理論上,消費者的消費支出受制於收入,收入減少後,支出亦會減少。

依經濟學家佛里曼(Milton Friedman)所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說」(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他認為消費取決於一個人的長期收入,非短期收入。因此,理性消費者會按照一個平均的預期所得,進行平均消費,使各期消費量皆能維持一個穩定的均勻水準。

如果,佛里曼的「持久收入假說」理論成立的話,在現階段疫情內工商業普遍蕭條,勞工開始出現無薪假或失業的前提之下,代表收入降低,理性的人更可能會撙節當期的消費支出變成儲蓄。想要擴張支出,且在收入不變甚至減少的情況之下,必須降低儲蓄,甚至出現擴張當期的消費水準,意即減少下期消費、擴張當期消費,才能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反觀,在疫情內政府的財政政策中不管是「紓困」還是「振興」,是「救急」而非「救窮」。依據弗里曼的理論,這些金錢補助也頂多填補消費的缺口,並不用過度期待可以刺激出數倍的擴張消費效果!

熱門點閱》

►  李牮斯/疫情給世界的恐慌只是序曲 幾十年積累的槓桿經濟壓力準備反撲

►  單驥/「酷碰劵」遠水救不了近火 因消費已大幅減少

►  醫師:台灣又陷入大爆發危機!艦隊染疫 暴露風險至少數千上萬人

►  輕症初期5天最具感染力 RNA峰值高出同時期SARS病毒1000倍!

►  趙曉音/蒸口罩有用?台灣正上演國王的新衣

►  為何蝗災的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鍾文榮專欄

鍾文榮專欄 鍾文榮

科普經濟學作家及資深產業分析師。經常四處臥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經濟分析轉成民眾能懂的文章。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