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疫情使外銷受阻 須避免農產品價格崩盤

● 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目前已蔓延全球165國,確診人數突破20萬,死亡超過萬人,已經成為本世紀全球最大的挑戰。

事實上新冠肺炎在中國大陸爆發初期,中國大陸沒有預警,資訊不夠透明;世界衞生組織(WHO)過於輕忽,全世界也掉以輕心,沒有做預先的防範,導致疫情蔓延到美國及歐洲。

疫情初期,歐盟還提供中國大陸醫療援助,但目前卻面臨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反而需要中國大陸支援。當時一些西方媒體也批評中國大陸封城措施過於嚴厲,目前卻證明是一有效的手段,許多國家甚至已經採取鎖國的政策。

2020疫情衝擊 堪比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產生供給、需求和金融三方向衝擊,對經濟影響是多層面的;更嚴重的是,由於恐慌加上對疫情的不確定性,造成市場信心瓦解,對於全球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財政部長最近表示,新冠肺炎對經濟的衝擊,高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甚至直接與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相比。德國總理也直言,德國已面臨戰後最大的危機。

▲新冠肺炎對經濟的衝擊,直接與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相比。(圖/路透社)

事實上,美國股市大跌牽動全球股市下跌的骨牌效應,對於金融業的衝擊並不低於2008年的金融風暴。美國最近動作頻頻,聯邦準備理事會兩度大幅度降息,美國目前幾乎已是零利率。

另外,美國準備直接發給每位人民1000美元,將推出1兆美元的援助方案。手筆之大,前所未有,可見情況之嚴峻。

台灣以出口為導向 疫情擴散衝擊經濟

台灣目前防疫工作做得成功,但是由於台灣是個高度出口導向的國家,疫情擴散對於台灣經濟衝擊會增加。

疫情初期,是集中在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對台灣影響主要是供應鏈的完整性以及對一些內需產業的衝擊。但是,由於疫情已經蔓延到歐洲跟美國,這兩個地區GDP合占全球50%,一旦經濟停擺,對台灣出口會產生直接的衝擊。

以台灣出口主力─資訊電子產業為例,透過臺灣接單,大陸製造銷往歐美的三角貿易方式,疫情將使企業遭受生產面、需求面雙重衝擊。

▲疫情衝擊一個多月後,大陸華南地區、長三角一帶陸續復工。(圖/翻攝 新華社)

在生產面上,廠商在面臨原材料斷鏈、訂單混亂、物流不順的情況,即便中國大陸已逐漸復工,但產能尚無法完全恢復。

在需求面上,隨著歐美疫情擴大,造成股、匯、債市震盪,消費信心不足,再加上鎖國等防疫措施,民眾無法外出消費,將延遲民眾替換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另外,其他出口到歐美比重較高的汽車零組件、機械及鋼鐵產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外銷受阻 須避免農產品崩盤

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原先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達到3%以上,但是由於疫情持續蔓延,經濟成長率持續下修,甚至不排除會出現2009年以來首次的衰退。台灣經濟成長率今年也可能無法保二,中央銀行最近已將成長率下修到1.92%。

政府目前編列了600億經費因應疫情,隨著疫情的擴大,可能有需要加碼。由於目前內需產業及出口產業均受到衝擊,所以應盤點目前各產業受到影響的狀況,給予類現金的補助、支援產業經營及促進出囗的協助。

▲學者提醒,在外銷受阻的情況下,應特別注意農產品的產銷。(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另外,也應特別注意農產品的產銷,因為近來並無重大天災,預期農產品將會豐收,在外銷受阻的情況下,如何做好供需平衡以避免價格崩跌,必須預做規劃。

除了救急的補助政策外,也要維持民生物資穩定供應,避免發生搶購的情況。除了中央政策外,地方政府也應與中央配合,提供更多元的措施,例如可以考慮地方稅及規費的減免、協助地方產業轉型等。

疫情控制後 需面臨供應鏈重整

2008年金融風暴下的經濟,可以在整頓金融機構,清理不良金融商品,製造生產逐步到位開始復甦;但由於現在疫情還在擴散,經濟下滑還看不到盡頭。

未來即使疫情可以控制,但還需面臨供應鏈重整的問題,經濟恢復元氣的時間,可能會長於金融風暴。

所以,這次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將會大於2003年的SARS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更重要的是,未來在疫情平息後,各國需要反思為何公共衞生的疏忽,可以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如何修補防疫體系的漏洞,並重新建立維護全球公共衛生的安全機制,以避免重蹈覆轍。

熱門點閱》

► 莊奕琦/疫情最大的殺傷力 當高階人才大量傷亡

► 2020股災》單驥/股市、油市、疫情與貿易戰下的風暴

► 林忠正/新冠肺炎會重創美國及台灣經濟嗎?

► 民調分析》劉大年/防疫拼經濟 振興券如何發揮效用?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