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屍檢報告出爐!病毒不僅破壞肺部...還讓「多器官+免疫系統」損傷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武漢。(圖/路透)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圖/路透,下同)

記者邱茀濱/綜合報導

為了找出新冠肺炎(COVID-19)致命真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病理學教授劉良帶領團隊,終於在25日完成了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解剖。他近日受訪時透露,新冠肺炎肯定不止損害到肺部,還有包括「免疫系統」和其他器官,不過具體還是要與臨床醫生交換意見。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解剖中,劉良團隊共負責9例,目前已有3例完成了病理的初步診斷。劉良指出,新冠肺炎的病變與SARS有類似之處,但還是有自己的特點。從現有的病理結果來看,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他認為這是臨床治療需要警惕的地方。

他進一步解釋說,肺部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場所,若肺泡受到損傷,加上氣道被黏液堵住,臨床上就會出現缺氧的症狀。因此他認為若在臨床的治療上,沒有把黏液成分化解,單純以提供氧氣的方式,會達不到目的,甚至有反作用。「正壓給的時候可能會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廣,會加重患者的缺氧」。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醫護。(圖/路透社)

此外,劉良提到,就目前屍檢的情況來看,「新冠肺炎的病變目前看肯定不止損害肺,還包括免疫系統和身體其他器官,具體還要與臨床醫生交換意見。」

由劉良教授以及附屬同濟醫院病理科王國平教授,共同組成的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已進行9例遺體解剖,前3例病理研究結果已完成,20多位團隊成員正加班加點,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病理研究。此外,團隊完成的9例遺體解剖中,捐贈者年齡最小的52歲,最大的80歲,多在60歲以上。

遺體解剖是揭開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王國平教授解釋,遺體解剖是病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病理學變化和臨床變化對比研究,揭示發病機制,分析死亡原因,總結診療經驗,提高臨床救治效果和防控效果。

據悉,遺體解剖在控制流行病蔓延過程中的重要性,在2003年SARS爆發時就已經有所印證。當時大陸專家普遍認為,衣原體是病原體,直到第一軍醫大學病理學家丁彥青教授對SARS死者解剖後,才得到強有力的證據支援了廣東專家組提出的「非典型病毒,不是衣原體」感染的論斷,將抗擊SARS引入新的階段。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劉良。(圖/翻攝自央視)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劉良。(圖/翻攝自央視)

►酒精乾洗手下殺3折!~爆搶防疫神水來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