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僑包機】醫:「父母選國籍 小孩買單」對嗎?

● 林韋地/文青醫師,馬華作家,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董事,經營新加坡華文書店《草根書室》。

台灣衛福部陳時中用力打臉陸委會陳明通,說撤回陸委會前天的一切聲明,然後網路和臉書上一片叫好。

我個人覺得這一切其實非常荒謬。

讓我們先誠實面對一個客觀事實:今天這件事不是防疫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我說不是防疫問題,因為陸委會的方案牽涉到的人數其實非常少,要雙親都在台灣、要有居留權,後來還多加一個要18歲以下的條件。這樣的「小明」有多少人呢?有媒體說有1900人,但這是Base,當然不可能一天就1900個人飛過來,而且移民署完全還是可以控管要放多少人入境。

台灣去年11月,中國遊客來台一個月是9萬多人次(馬政府時代最高是30多萬人)。以此為基準(這是我能找到的最新數據),那在一個多星期前,陸委會宣布全面禁大陸人士入境之後,一個月基本上已經少掉了這將近十萬人的人口移動。

而且台灣的規定比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還嚴格,馬來西亞現在還是只禁中國被封省地區,新加坡是有居留證和工作證都可以入境,台灣是一切不准。

▲滯留湖北台灣人及陸配的家屬。(圖/ETtoday新聞雲直播)

所以這其實是極少數的少數,根本不影響防疫大局,而且這些都是平常就住在台灣的家庭的子女(因為規定一年至少要183天以上),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是繳稅給台灣政府的家庭,而且以後很有可能會入中華民國籍的人。

結果媒體一句「開放陸配子女來台」,台灣社會腦海裡就想像有數萬個中國人小孩要跨過台灣海峽衝過來啦(可能還有病),我們怎麼處理?然後就恐中情緒高漲,所有的理性討論皆不可能,一面倒地去灌爆政府和執政黨政治人物的臉書。

然後不到24小時,陳時中出來講話,又一面倒地感動,太棒了,我們選對總統了,以台灣人為榮。可是,社會到底有多少人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集體發一場國族主義大夢,那這些言論,聽在那些極少數受到影響,無法團聚的家庭耳裡,多心寒。

▲林韋地醫師指出,陳時中那句「自己選擇的國籍自己承擔」,其實是「父母選擇,子女承擔」。(圖/記者李毓康攝)

陳時中那句「自己選擇的國籍自己承擔」,也是完全不合邏輯,請問「自己」是誰?是父母還是子女?我們每一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不能選父母,二不能選出生地,三不能選國籍,全部都是父母幫我們選的。所以,陳時中那句話其實是「父母選擇,子女承擔」。

今天回不來台灣的是那些「子女」,試問這些青少年或孩童何辜?才不過一個多月前,台灣不是一堆家庭年輕人與父母為了政治傾向翻臉嗎,現在同樣的一群人,怎麼就為「父母選擇、子女買單」的方案說好棒棒?

我要再提醒一次,這些都是長期在台灣生活的人,走在路上其他台灣人也會覺得他是台灣人。在疫情過後,還有誰敢在台灣社會說自己是陸配的小孩,說自己小時候拿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這些人的出身變成一種原罪,只能隱藏起來。而是否從這場疫情開始,這個社會/世界,衡量一個人居然是先看他和他父母的國籍?

所以,整件事情就是極度荒謬和可悲,一件很小,牽涉到少數人的事情,莫名奇妙被政治化被罵爆,當然很大程度是陸委會自己溝通能力不足和決策品質粗糙的問題,但召開國安會議後,明顯總統府和行政院也選擇了比較容易的路,跟著民粹走,而不是為政治專業辯護,民進黨的立委和議員也一個兩個急著切割,哎呀都是陸委會的問題啦,還要國民黨的立委去挺你們自己執政的陸委會,可不可笑。

而明明就有簡單而且更好的做法,你就由一個高層級的政治人物,比如蘇貞昌好了,出來強調這是「極少數」,然後不要用「開放」這個詞,說是「允許申請」、個案審查,一個星期後和社會報告有多少例。結果可能只有數十例,那民怨不就解除了嗎?

現在搞了一天的大龍鳳,一切回到原點,社會覺得好棒棒。但請問,這些家庭面臨的問題解決了嗎?請問台灣政府要怎麼處理?學鄉民對他們說「啊誰叫你們就中國人啊」,還是「不然你們可以飛過去中國啊」?試問,叫健康的國民飛去疫區合理嗎?可能這些家庭有經濟的困難,或是家裡有年老的長輩需要照顧呢。

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情緒可以理解,想要建立台灣共同體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但任何群體的建構,不能建立在對少數的壓迫之上。

群體為在安全的地方為國族主義狂歡,無視少數家庭面臨的分隔和擔憂,不是一個自由民主、以人權立國的社會該出現的現象。

熱門點閱》

►【撤僑包機】吳崑玉/「國籍」父母決定 小孩無辜被嗆

►  美國傳媒前副總裁 寫給台灣媒體的一封長信

►  邵宗海/兩岸政治考量扼殺人道考量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林韋地」臉書。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點此投稿

林韋地專欄

林韋地專欄 林韋地

台灣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新加坡草根書室董事、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董事。創辦《季風帶》雜誌,作品包括詩集《倒敘》、小說《消失了你我的國》、《醫者》,散文集《於是》等。深信促進跨域相互理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閱讀。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