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媒前副總裁 寫給台灣媒體的一封長信

▲因網傳衛生紙原物料短缺的假消息,好市多衛生紙被搶購一通。(圖/翻攝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

 ● 雷倩/前美國ABC電視網總公司副總裁,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主修傳播社會學。

2/10寫給媒體朋友的一封長信

等了很多天,還是寫了這篇可能挨酸民罵的貼文,算是盡知識份子的言責,兼紀念恩師,傳播社會學泰斗查爾斯·賴特(Dr. Charles Wright)。

(一)

2003 台灣發生SARS,雖無WHO的會籍,仍有許多國際專家兼程來台協助,其中之一是全球著名的病毒獵人彼得斯(C. J. Peters)。

當時我有機會和他對談,印象最深的是以下斬釘截鐵的結論:

病毒跨物種的能力 X 病毒分裂突變的速度 X 跨地區與跨洲際人口移動的規模 = 發生新興致死大規模傳染疾病的必然。

與地震、颱風、海嘯等重創型災難不同,大規模傳染疾病為延續發展型危機(developing crisis)。前者,考驗的是迅速救災、資源整合、臨時安置、與災後重建的能力;而後者,則是考驗整體系統因應巨大災變system robustness(系統承受多方面或巨大壓力的強固度)。

2020農曆春節前後,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肆虐。面對新型的人類公敵,醫療公衛體系謹守過去面對SARS、禽流感的致勝戰略,一邊經由行政及公衛體系「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一邊由醫療病毒研究高手「分離辨認病毒、尋找醫方解藥、開發預防疫苗」。

1/23武漢封城(lock down),大陸各地延後開工開學,其後各省陸續跟進,對城市/地區進行不同規模的分區控管,務求做到各區「內防擴散、外防輸入」。

從目前各地每日確診人數看來,這些強勢的預防作為阻止了湖北省以外的大規模擴散,讓醫療體系能專注幫助湖北省內不同輕重的確診病人。當然,病毒不斷變異,未來發展仍無法定論。

▲滯留湖北台灣人及陸配的家屬。(圖/ETtoday新聞雲直播)

(二)

台灣有非常優良的醫療衛生體系,更有豐富的抗SARS經驗。正常情況下,整體系統極為強固,應有能力承擔防疫與保護百姓的工作。

但伴隨新興冠狀病毒而來的,還有一種恐懼及未知引發的心理疫病!以致於各種混亂資訊迅速網傳,各地酸民彼此攻擊,恐懼成為仇恨的溫床,疫情變身政治的籌碼,人性在各個角落遭受考驗!

病毒疫病與心理疫病的共伴作用下,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發群眾恐慌(mass hysteria),迅速升高惡化後,甚至可能壓垮正常(醫療及非醫療)系統運作。危言聳聽嗎?不見得。

「口罩之亂」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供應無虞」惡化到「憑健保卡七天買兩個」的時間不到兩週,無論如何宣導,至今還是人心惶惶。

▲桃園區藥局在實名制上路第2天,仍有許多民眾排隊搶購。(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三)

1980年初,我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當研究生兼傳播社會學泰斗查爾斯·賴特(Dr. Charles Wright)的助教。課堂討論的專題之一,就是災難來時,傳媒的特殊角色與功能。

當時(1979),三哩島核能事故剛發生。後續研究顯示,災難時傳媒肩負兩個重要功能:首要是報導正確資訊、提供專業分析,以降低群眾恐慌;其次是協助受災者聯繫、傳達緊急需求,在確保隱私的前提下補位救災體系。要做到這兩點,最重要的報導原則不是快,而是「正確」

之後,我在ABC廣播電視網服務十年,平時各家新聞網之間,有取得獨家、搶先報導的競爭壓力。但災難時,大家會步調齊一,報導均以官方數字或公布內容為準,只在邀請專家與分析深度上比拼。也就是做到報導不搶快、不添亂、不煽情,有確據、有節制、有同理心的三不三有。

雖然我離開美國傳媒多年,媒體生態已有改變,但911時,ABC的攝影記者拍到人由高樓墜下的完整畫面,編輯台選擇在鏡頭齊平視線時就切掉,沒有跟到地面;卡崔娜颶風蹂躪紐奧良後,大批災民被長期收置在圓頂體育館,在現場連線的記者著墨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救災的努力,並未強調災民生活的困窘不便。

看得出老牌媒體在報導美國本身災難時,還是謹守新聞自律與社會責任。

(四)

台灣媒體曾在陳進興綁架案時,顧及當事人安全及避免群眾恐慌,自動節制報導內容。

如今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社群媒體中帶風向的假新聞完全無從防堵,若是有聲譽的媒體巨擘也跟著推波助瀾,在眾多誤導與虛假信息(disinformation)的噪音中,一般民眾如何能判斷何為正確信息?沒有高公信力的傳播管道,危機來襲時,防疫體系又如何能即時指揮民眾因應?

我們祈禱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一如SARS很快受到控制,但請牢記病毒獵人彼得斯(C. J. Peters)的提醒,新興、致死、大規模傳染疾病的發生,是現今世界的必然。

經過SARS,台灣防治病毒疫病的醫療衛生體系已完成升級。現今發展中的武漢疫情,則提醒我們該是注重防治心理疫病,建立新媒體自律及社會責任標準的時候了!

病毒不看護照,防疫不分國界。面對人類生存的威脅,重拾良善互助、愛人如己精神,方是集體度過災難的最佳解方!

熱門點閱》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命名違反醫學人文傳統

►【武漢肺炎】吳崑玉/武漢80座焚化爐24小時全開的真相

►  口罩如何挺多天?醫師教你這5點要注意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雷倩」個人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點此投稿

雷倩專欄

雷倩專欄 雷倩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具多年國際媒體丶科技及金融產業經歷。曾任立委並廣泛參與公益組織。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