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也有罪?電影《單身動物園》要你45天內找到伴侶,否則將流放變動物

▲單身動物園。(圖/女子學提供)

▲(圖/《單身動物園》劇照)

電影《單身動物園》為2015年的黑色幽默愛情片,由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執導。講述在未來社會中,單身成為罪狀。人類一旦單身,將被關進城中酒店,並得在45天內找到伴侶,才能回城內生活,否則將被變成一種自選動物,流放於森林。

社會病態的價值觀

▲單身動物園。(圖/女子學提供)

▲(圖/《單身動物園》劇照)

現實生活中,「共通點」或許能使感情萌芽、升溫,卻不必然是兩人相愛、分開的原因。但若是像電影般,為之加諸「45天有效期限」呢?

《單身動物園》中,由於尋覓伴侶的時間有限,社會大眾多以共通點為認愛標準,並視之為「墜入情網」的捷徑。像是主角佯裝自己視命如草芥,只為得到冷酷女子的認可;又像是主角的朋友不停撞破鼻子,只為獲取「鼻血女孩」的芳心。種種荒謬行徑,不只諷刺人類「為了得到愛,不惜手段也要扮作他人喜愛的模樣」,也道出「社會集體價值觀」的可怕處──無論事情再荒腔走板,只要大眾皆奉行,就不奇怪。

單身究竟何罪之有?電影中的眾人沒時間多想,也懶得爭辯。脫單者置身事外,怎會在乎罪犯般的單身者;而單身者自身難保,也無心力駁斥體制外的種種不合理。

為了愛能犧牲多少

▲單身動物園。(圖/女子學提供)

▲(圖/《單身動物園》劇照)

《單身動物園》原片名為《The Lobster》,即「龍蝦」。主角大衛在電影開頭便表明,若找不到伴侶,他想變成龍蝦,原因是「因為龍蝦能活超過一百歲,血是藍色的,很有貴族的味道。且龍蝦終其一生都保有性能力。」可看出大衛其實早有打算,並無非脫單不可的決心。

裝作冷血的大衛,後來得到冷酷女子青睞,很快便結了婚。然而才過不久,大衛便受不了這段用「欺瞞」和「偽裝」組成的感情,於是離開酒店,成為森林裡的叛逃者。本以為就此海闊天空,直到他加入叛逃者組織的反抗軍,才發現又落入「脫單有罪」的極端小社會中。

《單身動物園》畢竟為黑色幽默電影,大衛終於在這「禁止戀愛」的森林社會,找到他的真愛,為此,大衛感到欣喜若狂,他終於無須再偽裝成別的模樣,因為女主角和他一樣,都是近視眼。電影演至此處,不禁察覺導演對「命中注定」的懷疑,難道只因兩人有渾然天成的共通點,就能認定彼此為「真愛」嗎?

是要眼瞎還是龍蝦

▲單身動物園。(圖/女子學提供)

▲(圖/《單身動物園》劇照)

於是,電影為男女主角出了道考驗,以證明兩人感情深厚。由於身處「脫單有罪」的組織,兩人決定逃離森林,返回城市共度餘生。然而逃離前夕,女主角意外失去視力,成為盲人,意味著她與大衛的共通點消失。在《單身動物園》的世界觀,沒有共通點的愛情並不成立,此時大衛可以選擇「用刀刺瞎自己,創造共通點」、「拋下女主角,繼續逃亡」、「放棄逃亡,變成龍蝦」。而電影尾聲,是大衛拿刀站在鏡子前,望向自己又望向刀,做最後的掙扎。

刺,或不刺?電影沒有回答觀眾的疑問。作為開放式結局,許多人猜測結局為「不刺」,畢竟原片名為「龍蝦」,主角最後大概變龍蝦了!然而編輯認為,最後的掙扎畫面,恰好對應人們身處關係中的各種妥協與交戰,同時暗指「愛情是盲目」的,唯有深呼吸、閉上眼,日子才能過下去。

作為《單身動物園》的旁觀者,很輕易便看出箇中諷刺或不合理處,但若是身處《單身動物園》內,我們又會如何行動,是聽命行事,還是起身反抗呢?

延伸閱讀:

一起追這 6 部 Netflix燒腦神劇,啟動你的邏輯推理雷達

原來我們同樣寂寞。從電影《重慶森林》看盡都會愛情夢:「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https://share99.com/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