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打嗝、放屁好尷尬! 5種人容易肚子脹氣...小心癌警訊

頻繁打嗝、放屁好尷尬 6種人容易肚子脹氣

出處/康健雜誌

文/康健編輯部 圖/康健雜誌

氣體不被消化器官吸收時,自然會藉著嗝氣(打嗝)及排氣排出體外。健康的人平均每天排氣14次,經常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排出。如果體內積聚的氣體如果無法排出體外,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壓力,使人產生脹氣甚至疼痛的不適感。

但肚子脹氣、頻繁地打嗝、放屁,有時令人坐立難安,有時讓人尷尬不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哪些人特別容易脹氣?

1.吃了產氣食物的人:體內產生的氣大多由大腸內細菌在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而人體內因為缺乏某些消化寡醣類及多醣類碳水化合物的酵素,所以若吃了這類食物如豆類製品、地瓜等,因不易被小腸吸收利用,大多進到大腸再被分解,因此產生更多氣體,包括氮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

還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因為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常一喝牛奶就腹脹、腹痛。

2.飲食習慣差者:如吃東西時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而吃完東西又坐著不動,也易致使氣體悶在肚裡。

3.鼻炎、鼻過敏者:有鼻炎、鼻子過敏的人,常不自覺用嘴巴呼吸,把空氣吸進消化道內,也容易產生脹氣,卻常常被人忽略。

4.腸胃疾病患者:如大腸激躁症、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胃炎、腸阻塞、腸套疊、腸粘黏、腸胃道腫瘤等患者,也容易累積腸氣而導致脹氣。

5.壓力大者:壓力會使人緊張、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緊繃,致使腸胃蠕動變慢,產生腹脹。

脹氣往往是一種主觀感覺。有些人特別容易感覺脹氣,可能是腸道特別敏感所致,少量的氣體就足以令他們覺得不舒服。

此外,有些人覺得腹部脹脹的,實際上未必全是氣體聚積的結果,也可能是水、食物、糞便,甚至是腫瘤造成的腹脹不適。

可能出現腹脹或脹氣症狀的疾病原因有幾方面:

• 功能性腸胃疾病

這類疾病有個一般而概括的稱呼──「腸胃失調」。是指一群慢性(連續或斷續存在3個月以上)、反覆且非器質性病變的腸胃功能異常問題。可能原因很多,醫學界還沒有確切結論,只知道一部分是腸胃蠕動失調導致,另外也和患者的精神緊張、焦慮有關。因此,常生活在忙碌和壓力下,自然會提高發生脹氣、便秘、腹痛、腹瀉等問題的機會。

根據國外統計,功能性腸胃疾病患者中,女性稍多於男性,且集中發生在30~50歲的人身上。

• 器質性腸胃疾病

包括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胃炎、胰臟炎、幽門阻塞、腸阻塞、腸套疊、腸粘黏、腸胃道腫瘤等。

• 腎臟病、心臟病、肝硬化等併發腹水

病人也會有腹脹現象。

• 肝腫瘤及其他腹腔腫瘤。

• 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尿毒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

• 藥物副作用

如平滑肌鬆弛劑、減緩胃腸蠕動的藥,如抗膽鹼藥(Anticholinergics)或鴉片類的藥物,如嗎啡或鴉片。

如果小心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仍無法紓解脹氣,且還伴隨腹痛、發燒、嘔吐、吐血或解黑色大便、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等症狀,別猶豫,趕快向腸胃科醫師報到。尤其以前不曾有腹脹或脹氣困擾,最近突然覺得不舒服且持續1~2星期以上,必須立刻就醫檢查。

醫生會藉初步問診、聽診及觸診來診斷病情。如有必要,則進一步用X光鋇劑造影術、超音波檢查、同位素影像檢查、內視鏡等方法來釐清問題。

---------------

氣從哪裡來?

散布在人體消化道內的氣體主要來源有二,一是外在的空氣進入體內。當你滔滔不絕地說話、嚼口香糖、用吸管喝飲料或囫圇吞棗地嚥下食物時,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

另個來源是大腸內細菌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我們吃下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由各種消化酵素加以分解,最後大約90%消化完成,在小腸中被吸收。其他不被小腸吸收的食物進入大腸後,就被大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細菌分解食物,便產生氣體,包含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

有些食物容易產氣,是因為人體內缺乏消化某些碳水化合物(例如寡糖類及多醣類)的酵素,所以攝食這一類食物後,在小腸中不被消化,到大腸後便為腸菌所分解利用,然後產生大量氣體。

容易產氣的食物有:豆類、包心菜、洋蔥、綠花椰菜、球芽甘藍、青椒、茄子、馬鈴薯、地瓜、芋頭、玉米、香蕉、麵包、柑橘類水果、柚子、添加山梨糖醇(Sorbitol,一種甜味劑)的飲料和甜點等。

還有人常抱怨一喝牛奶就肚子不舒服,這是因為牛奶中的乳糖對「乳糖不耐症」者所造成的脹氣。更有甚者,喜歡喝氣泡飲料或啤酒的人,等於是送一堆氣體進入身體。

理論上這些食物容易在體內產生大量氣體,不過實際情況因人而異,不同食物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影響。

延伸閱讀:

脹氣恐致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一天中不同時段該如何預防 快點學起來

「吃太鹹」也可能造成脹氣! 教你聰明避開陷阱食物

脹氣超過正常頻率恐為大腸癌徵兆 7種導致放屁的身體異常原因要當心

上腹脹氣可能是胃癌警訊 9大高危險群要當心

常脹氣、消化不良 3招「禪柔運動」可改善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