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向上流動 你卻產生「冒牌者焦慮」

時報出版授權文字,節錄自《收入不平等》,作者: 理查.威金森, 凱特.皮凱特(Richard Wilkinson, Kate Pickett),譯者: 溫澤元。

財富與階級的影響力

想了解為何收入與財富差距的影響力這麼大,就得先知道財富與收入是如何被拿來凸顯社會差異,加深每個人心中的優越與自卑感,這就是本章將要探討的主題。若想清楚、客觀地觀察社會分化的文化過程,最好先和議題保持距離。所以我們先將時間軸拉回前幾世紀,談談當時社會分化的現象,以抽離、帶有後見之明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

禮儀與社會分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同社會階級的禮儀、風格與審美品味仍然具有鮮明的差別,所以當人們往社會階梯上一層爬時,例如勞工慢慢變成專業人士,通常都會覺得必須改變自己的社會認同,也會感到自己是個冒名的入侵者,時時刻刻都害怕自己的出身背景會被揭穿。琳賽.漢利(Lynsey Hanley)在其著作《端莊得體:跨越階級鴻溝》(Respectable: Crossing the Class Divide)中回憶到,她上大學之後有一次誤用近音詞,被人糾正後非常羞愧,恨不得想鑽到地洞裡去。不過進了校園、跟許多中產階級接觸後,舊時的朋友跟家人還會揶揄她說:「妳講話幹嘛咬文嚼字?」她說自己有時候考試考差了,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她總覺得改考卷的人會這麼想:「這個自學者草率莽撞地想通過考試,裝出一副自己早就知道這些知識的樣子。」

對於以另一種方式進入社會上流階級的人來說,市面上有很多探討現代禮儀的書籍與指南可參照。除了基本禮儀入門之外,還有像德倍禮(Debrett)的「現代禮儀」,與專門針對「現代少女」或「紳士」的指南。另外,我們也能找到各種關於休閒活動、婚禮、商務場合以及打高爾夫球時的禮儀指南。此外,還有講述關於酒、管理、歌劇、詩歌等各個面向的「裝模作樣者指南」(Bluffer’s Guides)系列套書,其中當然也少不了《裝模作樣者的禮儀指南》(Bluffer’s Guide to Etiquette)。這套書的標題取得恰到好處,大方承認學習上流社會的禮儀是為了拉抬自己的地位。這些書會建議讀者如何看場合選擇遣詞用字,還有餐桌禮儀、發音方式、衣著規範、「優良的」舉止跟社交禮節等,希望能讓讀者看起來天生就是「說話得體」、「出身高貴」,讓大家以為他們生來就是上流人士。

這些書一開始都會強調,「禮貌」跟「禮儀」其實大同小異;但書中提供的做法與建議,完全不會帶給人親切或自在感,也不會讓別人覺得受到歡迎、賞識,或是讓人察覺你在乎他們。書中建議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根本是想幫讀者塑造出勢利、虛榮的高姿態。這些指南之所以會提出這些建議,是因為透過這些行為,別人就能「輕易看出你出身不凡」;書中也不時提醒讀者,如果行為「出錯」,你這個「冒牌貨」就會被識破。那些錯誤的舉止甚至被稱為是「社交自殺行為」,書裡會說某舉動「太超過了」,或讓別人「一看就覺得你是暴發戶、不值得信賴」。有些事會被形容為「糟糕透頂」,或是「受上流社會的厭惡與排斥」,所以「必須不計代價盡量避免」。而在最後,書裡會說:「若渴望躋身上流社會,就得對書中列出的行為規範暸若指掌。」

坦白說,真正「糟糕透頂」的事根本不是那些社會禁忌,而是用來判斷他人階級與個人價值的瑣碎行為差異。其中最無足輕重的,就是要如何選擇同義詞,例如我們稱呼廁所該叫洗手間、盥洗室、化妝室等,還有吃飯時刀叉該怎麼握。大家會這麼重視這些小細節,完全是因為這些細節象徵階級。雖然多數人聲稱自己討厭這種惺惺作態的樣子,也不相信某些人就是比別人尊貴,但大家還是會仔細留意這些象徵尊貴與卑微的行為,深怕一不小心就會出糗。我們都認為人類無法改變習慣、無法調整象徵階級的行為,大家都覺得這些行為並非出於社交考量,完全是不同的審美觀使然;話雖如此,多數人還是相當擔心,怕自己若在談吐或行為上做出不同選擇,會觸發他人心中的階級偏見。擔憂外在形象就是社交評價焦慮的來源,這也是本書探討的重點之一;雖然大家都覺得自己能夠平等待人,以不帶偏見的方式與人相處,卻還是不想冒險受他人批評。

許多人們都有個迷思,認為上流階級的行為舉止肯定很優雅和善,不過這卻跟保羅.皮福的發現相抵觸。他指出至少在貧富差距較大的社會中,一個人的社會階級越高,言行舉止就更反社會,舉例來說,他們比較容易在路口超車,或是偷拿本來要給小孩子的糖果。如果我們都相信人類跟狒狒一樣會去注意優越階級的行為、而不在乎底層,也許那些社會頂層的舉止只是反應了他們想將人踩在腳下的事實。

地位與個人價值偏見

談到階級與地位差異時,許多人都抱持著逃避的態度。有些人否認階級與地位差異具有極大影響力,有時更堅稱它們根本不存在。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們在互動時,氣氛總是尷尬、難堪。有些人相信只要我們能忽略物質條件的差距,學習以同等的尊重和尊嚴來對待彼此,就能輕鬆解決問題;但即使是最善解人意的人,也很難不把外顯地位當成內在個人價值指標,無法擺脫那已深植人心、與物質條件差距緊密連結的優越感與自卑感。就算我們自覺能不受外在財富、階級象徵所干擾,以公正中立的角度來評價他人,我們對自己的外表、衣著、車子,和其他炫耀性商品的在乎與執著,仍然顯示我們不相信別人能以不帶偏見的立場來評價我們。

我們之所以相信外貌或外在打扮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原因其來有自。許多研究都顯示,社會階級與種族等因素會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強烈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評價;研究都已證實,老師評估學生、雇主評估應徵者,或是警察與法官評斷嫌疑犯時,都會受到種族與社會階級的影響。在各種情況下,人們都傾向認為看起來屬於社會底層的人,能力可能比較差,也比較不值得信任。我們在前面篇幅曾提及保羅.皮福的研究,他發現生活較富裕的人們,普遍比較不尊重生活環境不如他們的多數人。

我們假設他人會以我們負擔得起的商品來評斷我們的價值,而這種現象,或許就是讓人們進行炫耀性消費的另一個強大推力。碰到社會上各種不平等現象時,我們總會感到尷尬,因此大家通常會選跟自己階級相近的人當朋友。這個現象確實存在,而且顯而易見。因此,有些社會學家以交友網絡作為基礎,將職業分類為不同社會階級,反映出人們在「生活風格與廣義的優勢/劣勢上的相似之處」。受訪者必須提供自己的職業別,也要透露他們的朋友從事什麼工作,而那些由友誼或婚姻關係所連結的各種職業,就會被歸類在相近的社會階層中。舉例來說,律師、醫生跟從事類似專業工作的人士,比較常混在一起,比較少跟未受專業訓練的勞工往來。

蘭卡斯特大學社會系教授安德魯.薩耶爾(Andrew Sayer),在他的著作《階級的道德意義》(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Class)中指出,人們在訪談中被問到自己屬於哪個社會階級時,他們的回答都:

相當尷尬而且防衛心極重,也常避重就輕,把這個問題當成像是……在問他們是否配得上現處社會地位,或問他們覺得自己是否比他人優越或卑微……階級目前還是個非常敏感的議題,因為談到階級,就會牽扯到道德評價和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當問一個人他屬於哪個階級,不僅只是要他歸類出自己的社經地位;在這個問句底下,還隱藏著另一個未說出口、相當冒犯的問題:你有多少價值?

想像我們今天必須表態自己具有多少價值,就能體會為何大家對這類議題如此敏感。

薩耶爾透過研究與觀察,成功揭露人們在碰到階級差異時,總是展現出非常尷尬的道德觀。友誼代表雙方將彼此視為同類,這是再基本不過的道理,不過如果來自不同階級的人想當朋友,雙方就都得裝作階級差異不存在或不重要,兩個人就這樣卡在友誼的平等,以及一人優越、一人卑微的階級差異之間。如果在特定情況下,會讓優越地位者尷尬、而低階地位者羞愧,兩人就會避免凸顯雙方地位差距的情況發生。所以當兩個階級不同的人在對話時,都會盡可能縮減雙方在腔調、文法與用字上的差異,也不會談論那些凸顯階級差異的主題。

在對話當中,雙方要避免提起生活狀況、所得、教育程度與地位差異,舉例來說,如果他們想聊超商食物漲價的現象,就只能假裝物價上漲對他們造成的影響是一樣的。在跨階級的友誼中,雙方都要展現一種態度,就是對把他們分在不同階級的體制感到無能為力。這麼一來,他們之所以會有收入和教育程度的差別,之所以一人是老闆、一人是下屬,全都是自然發生、無可避免的局面。只要其中一方感到被對方輕視、同情或不受尊重,都會令人反感,對友誼的發展也非常不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