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肉風味大提升!專家曝「低魚粉」飼料關鍵 生產成本還降10%

▲▼低魚粉石斑飼料。(圖/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供)

▲不同階段石斑魚飼料。(圖/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供)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近年魚粉需求增加,價格逐年攀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為降低飼料成本,並謀求產業永續經營投入「魚粉替代蛋白源」開發及提升植物性蛋白利用相關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石斑魚對魚粉替代性蛋白源的利用率,減少魚粉使用量達70%,大幅降低飼料生產成本10%。

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周瑞良表示,魚粉分A、B和C三級,民國80年A級1公斤28元,近幾年價格逐漸上漲,最高A級曾要76元。目前價格A級65元、B級58至60元、C級約50元。水試所表示,魚粉替代動物性蛋白源主要為禽畜加工副產品及昆蟲等,禽畜加工副產品以雞肉粉為主,其蛋白質(50%以上)與油脂含量(9-15%)均高,惟離胺酸、甲硫胺酸等限制胺基酸的含量較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試所指出,蟲粉的蛋白質含量與品質接近或高於優質魚粉,目前可利用的昆蟲蛋白源有蠶蛹及蠅蛆等,以其代替魚粉飼餵不同水產動物均可取得不錯的效果,然而產量有限。至於植物性蛋白源方面,大豆蛋白是最容易取得的原料,其蛋白質含量高、容易消化,但同樣有離胺酸及甲硫胺酸含量偏低的問題。

▲▼低魚粉石斑飼料。(圖/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供)

▲石斑後期肥育飼料。(圖/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供)

水試所表示,石斑為肉食性經濟養殖物種,蛋白質需求高達45%以上,單一植物蛋白可取代飼料魚粉的比例約為20-40%,若再提高就會降低魚隻對飼料的利用率,導致成長不佳。飼料蛋白質的含量與品質除影響養殖魚的成長外,與魚的肉質表現也有一定的關係,蛋白質品質較差的飼料除使魚肉含脂率增加,也有可能降低魚肉品質。

水試所近一步說明,開發的低魚粉石斑飼料,依據營養組成、消化率及價格,以不同比例的黑水虻蟲粉、大豆蛋白與雞肉粉調配複合性魚粉替代蛋白源,並利用不同型態的甲硫胺酸平衡飼料中的必需胺基酸,配合營養強化及呈味物質組合成飼料添加劑,可有效提高石斑魚對魚粉替代性蛋白源的利用率、減少魚粉在飼料中添加比例達70%,進而降低飼料生產成本10%,提高石斑養殖漁民收益外,減少魚粉在飼料中的添加比例,同時可改善石斑肉質及風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