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瑋/香港的未來在哪裡? (上)

▲尖沙咀鐘樓前空地,近萬名香港市民參與「聲援理大,反對圍捕集會」,除高喊口號外,也有歌手彈吉他獻唱《願榮光歸香港》。(圖/記者宋良義攝)

▲▼雲論作者周天瑋(律師)。●周天瑋/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香港今年歷經空前激烈的反政府示威,發生回歸2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前後大約4000人被捕,街頭猶如殺戮戰場,商家生意慘淡,儼然像是一步步在自掘墳墓,呼喊歷史就此終結。香港的情勢令人感到悲觀,但是香港到底還有沒有未來?

每一個個體和實體都存在著幾種不同的未來可能性,大體來說,一種是屬於他人有所期待的,一種是符合自我主觀意願的,還有一種是最終能夠實現的。

香港的「他人期待」比較複雜,主要有著來自於夾雜著歷史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北京和14億人民的期待,也有著來自英國的基於「中英聯合聲明」和美國民意所體現於美國國內法律的期待。美國總統川普在11月27日簽署生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修正了美國1992年「香港政策法」,讓美國有機會依法取消香港目前享有並有別於中國內地城市的「特殊待遇」。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要求行政部門點名、制裁香港侵權人士,並定期評估香港自治情況。另外「保護香港法」禁止出售特定軍火給香港警察,包括催淚彈、辣椒噴劑和手銬。

從主權意義來說,北京對待香港,同屬一國,而非「他人」。可是從「一國兩制」的角度去看,「兩制」意味著一定程度的區別,制度的不同隱含了「彼此」,於是中港遲早會產生矛盾,嚴格地說,這麼大的矛盾沒有更早爆發,已經出乎意料。

▲香港市民28日晚間聚集中環愛丁堡廣場,感謝美國通過《香港人權法案》。(圖/路透)

至於說到一個實體的「符合自我主觀意願的」未來前途,也很難說絕對一致。一個人的內心,總是存在著矛盾,何況是多人的內心加上每個人的口腹之欲所共同組成的實體。實體看未來,總是存在著左中右、激進溫和保守三派,香港的750萬人自不例外。香港是一個開放而多元的社會,港府官方看未來、公務員看未來、學界看未來、大企業看未來、中小商界看未來、學生看未來、勇武派看未來、警察看未來、貧戶看未來、中產階級看未來、社會中堅看未來、和中國大陸有共同利益的與和中國大陸沒有共同利益的看未來,和歐美有共同利益的與和歐美沒有共同利益的看未來,怎麼會完全一致呢?

但是人類的歷史是這樣走的。一個社群走著走著,各別問題一個個冒了出來,最初大家還可以視而不見,可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滿大集合,多數的人們會彼此呼應,同時對現狀爆發怒吼,抗議說「我們不能再繼續這樣走下去了」,結果社會亂象迸發,好像要打破一切成規,把怨氣和恐懼全都出盡,才能善罷甘休。

接著,局面亂到了一個程度,令人不能忍受,社群的多數人又發聲了,說「有問題好好說,暴力絕不可取,大家還要過日子」。在這個時候,社會的理性能量想要和情緒能量重新取得一個再平衡,前途的契機出現。如果社會此時存在著有效的安定機制,機制便能發揮作用,社會要善加珍惜,避免衝突繼續失控,伊於胡底。

這樣的安定力量,可能是智者的、宗教的、人治的、法治的、開明專制的、貴族的、民主的、共和的、公民社會的,不一而足。每個時代和每個社會的文化相左、結構不同。在一個社會不起作用的秩序力量,強行硬逼會適得其反。但是相同的是,當一個能夠起正向作用的安定力量率眾吶喊,人們便會重新看到希望。他們說,「讓我們抓住機會,修補裂痕,對症下藥,和平解決問題,為共同的未來打拼。」

在這個時刻,儘管問題一時還沒能夠解決,但是你必須感受到它的歷史意義,並且給與最高度的尊敬和敬畏。你所尊敬和敬畏的,是站在歷史軸線上的社會中堅正能量。千萬不要在乎它叫做什麼名字,去做刻意的傾向性分析;而且在宏觀意義上,也絲毫沒有必要在乎它叫做什麼名字,讓名字誤導了你和你可能會帶有的難以避免的、哪怕是一丁點的成見或是偏見。

香港區議會選舉11月24日舉行,幾乎便是這樣一個時刻。有人說,雖然它只是一場區議會議員選舉,不具立法權,但是,必須重視的是全港投票率高達71.2%,赤裸裸地表達出香港多數民眾的心聲。這場選舉,儘管投票前就被視為港人對反「逃犯送中條例」示威和對港府治理政策的「公投」,儘管結果泛民主派大勝,在452席區議員中占得388席,建制派只剩59席,但是,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方,任何一場公平的選舉,勝選的政黨,不會永遠是同一個名字。水載舟覆舟,政黨輪替必然,做得不好就遲早會被換下去。香港的歷史告訴我們,2003年民主派在當年的區議會選舉取得過半數議席,拿到主導權,但其後四年,多地區工作表現不好,以致選情到2007年出現逆轉,便是一個例子。(待續,看下集

熱門文章》

►香港泛民派大勝能改變什麼嗎?

►香港「不提戒嚴的戒嚴」會有效果 ?

►看更多【周天瑋】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周天瑋專欄

周天瑋專欄 周天瑋

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