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科學家發現海洋貝類「傳染性癌症」 經海水跨物種傳播

▲油黑殼菜蛤(Bay mussels)。(圖/免費圖庫Pixabay)

▲科學家發現,海洋貝類出現「傳染性癌症」。圖為油黑殼菜蛤(Bay mussels)。(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吳美依/編譯

科學家發現,北半球的油黑殼菜蛤(Mytilus Trossulus)細胞突變產生癌症,但竟感染其他個體,甚至跨越海洋,傳染給法國紫殼菜蛤(Mytilus Edulis)與阿根廷的智利藍貽貝(Mytilus Chilensis)。美國「太平洋西北研究所」學者麥茨格指出,癌細胞不斷自我複製、繁殖後,可能藉由海水傳播出去,甚至跨越物種感染其他個體, 但其中機制仍是個謎。此研究11月5日被刊載於期刊eLife

研究第一作者麥茨格(Michael Metzger)發現,棲息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的油黑殼菜蛤發生細胞突變,罹患症狀類似白血病的癌症,經血淋巴(Hemolymph)擴散全身之後,竟能傳染給其他同類。他幾年前與他國實驗室合作,藉由特殊基因特徵證實,法國的紫殼菜蛤與阿根廷的智利藍貽貝,也染上了同一種癌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麥茨格提到,作為疾病源頭的油黑殼菜蛤只出現在北半球,通常沿北美、歐洲海岸生長,癌細胞可能是附著在船上,或者藏在船隻的壓艙水(Ballast Water),才能跨越熱帶赤道地區傳播出去。據悉,類似現象也出現在大海螂蛤(Mya Arenaria)與歐洲鳥尾蛤(Cerastoderma Edule)身上。

研究團隊發現,金黃地毯殼蛤(Polititapes Aureus)感染了另外一種癌症,源頭追溯到西歐的比利時皺紋淺蜊(Venerupis Corrugata),證明有些癌症能在不同物種之間轉移。

▲貽貝類傳染性癌症傳播示意圖。(圖/翻攝elife sciences)

▲麥茨格認為,癌細胞可能透過貽貝類的過濾系統被釋出,經海水傳播出去。(圖/翻攝elife sciences)

麥茨格認為,癌細胞可能透過貽貝類體內過濾殘渣碎屑的系統被釋出、吸入並傳播,但其中機制依然是一個謎。他指出,雖然傳染性癌症往往造成個體,但目前看來,對於生物族群數量不構成毀滅性的影響,「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了解威脅有多大,但似乎沒有消滅整個族群。」

《國家地理雜誌》指出,研究者2006年發現,澳洲瀕臨絕種的「袋獾」因罹患傳染性癌症「袋獾臉部腫瘤疾病」(DFTD),以及另一種相似癌症大量死亡,同一年又發現,家犬之間也會傳染引發生殖器官病變的癌症。學界從此以後扭轉認知,過去10年內又找到另外6種感染貝類的癌症。

有些科學家擔心,罹患傳染性癌症的物種分布廣泛,甚至是野生動物、人類的重要食物資源,可能造成嚴重影響。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學者烏杰瓦里(Beata Ujvari)認為,現在海水含氧量降低、溫度升高,是癌細胞特別喜歡的環境,擔心傳染性癌症可能惡化海洋生物面臨的威脅。

西班牙「分子醫學與慢性病研究中心」(CiMUS)學者圖比奧(Jose Tubio)非常擔心生態問題,「也許很多貝類都有自己的傳染性癌症,但我們還沒有很了解這些影響。」他指出,有意無意地移動貝類,都有可能引進新型態癌症,對於當地族群造成嚴重後果。據了解,他的研究團隊在鳥蛤科發現5種新形態的傳染性癌症,成果尚未發表。

劍橋大學學者默奇森(Elizabeth Murchison)認為,有些癌症能夠跨越物種傳染「非常令人驚奇與擔憂」,雖然仍沒有證據顯示,吃下罹癌貝類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是「我們也許應該更加關注癌症透過人類活動傳播的可能性。」她也指出,了解傳染性癌症的傳播機制,可以更加理解癌症免疫逃脫(Immune Escape)的情況,進一步應用在人類與其他動物身上。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

延伸影音:

關鍵字: 海洋貽貝貝類生態癌症醫學生物國家地理雜誌eLife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