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經濟】傅中原/科技至上的時代?數據經濟將改變我們思維

▲數據經由分析,亦可掌握到消費者偏好與其顯現出的購買行為,達到精準行銷或創造新產品與服務的機會。(圖/達志影像)

●傅中原/現職為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專長在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理論、產業經濟學等領域,著有多篇與區域貿易協定的專欄文章。

數據將成為下一個世代生產、消費與治理的關鍵要素,意味數據不僅可用於製造生產或提供服務以作為基礎要素,更重要的是透過數據可引導傳統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基礎投入要素,如勞動、資本、土地等,達到更有效率的使用。而數據經由分析,亦可掌握到消費者偏好與其顯現出的購買行為,達到精準行銷或創造新產品與服務的機會。

在商業場景中,運用數據分析已相當普遍,例如阿里巴巴、Amazon和Facebook等跨國商業公司利用數據,推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打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消費場域,不僅填補了原有商業模式不能供應的服務缺口,同時也將帶給消費者更佳的消費體驗。

然而,數據可應用的場景不僅僅侷限於上述商業環境,更重要的是透過數據分析,亦可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例如利用病人資料研發出治療慢性疾病的醫藥品或是汽車廠利用行車數據開發出適合的無人車技術等。

由於數據是一種訊息,企業可透過蒐集、交換或購買等方式,取得消費者、駕駛或病人的私人訊息(private information)。企業有了這些數據,無疑是開啟了消費者偏好的黑盒子。

▲運用不同層面與廣度的數據進行分析時,往往將可得到更佳的預測結果或是產生出更高的商業價值。(圖/CFP攝)

對消費者而言,發出訊息(signal)不僅讓生產者瞭解本身消費偏好且提供更佳的服務品質,同時也將發掘出更深層且難以觀察到的消費慣性,揭露出未被滿足的需求;對企業而言,數據改變了傳統供給創造需求的思維,轉變為消費引導生產的商業模式,藉由滿足消費缺口,取得更佳的獲利機會。具體例子為購物網站追蹤消費者曾觀看的商品,並且在消費者往後所到訪的不同網頁上,均出現曾經觀看過的產品資訊或是可能會想要購買的商品,抑或是提供消費者更個性化的購物服務。

勞動、資本等傳統生產投入要素是有限,但數據卻不是有限的,且數據會持續累積與倍數式成長。由於數據要素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性質,當累積越大量的數據時,背後可分析的消費模式就更具豐富性。運用不同層面與廣度的數據進行分析時,往往將可得到更佳的預測結果或是產生出更高的商業價值,又或可以改善許多因為交易雙方間資訊不對稱所導致的經濟損失。

但數據經濟是否一定有利於消費者?這答案可能沒有那麼樂觀!原因在於數據的蒐集是沒有差別的。如果數據可接受有差別的蒐集,姑且不論此差別是屬於時間、行為、個人或場域等面向,都將無法完整且真實地呈現消費者潛在偏好的全貌,當然也無法精準預測其行為模式。

▲對使用數據的企業而言,嚴密保護這些消費數據是需要相當高的監管成本。(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使用者的「好」數據或「壞」數據都將被企業所蒐集與運用,企業也將針對擁有好數據與壞數據的使用者給予不同的服務提供,例如某人因為過去的信用不良可能將無法購買車票等情況。

對使用數據的企業而言,嚴密保護這些消費數據是需要相當高的監管成本,但這些企業往往沒有誘因去選擇嚴密保護數據,原因在於取得這些數據幾乎是無償取得,或是僅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取得。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這些數據究竟如何運用與是否有利可圖仍尚未得知,又怎麼會願意花費一大筆金錢去保護這些私人數據,導致洩漏個資的新聞層出不窮。

身為數據資料保護的最後守門員-政府,在數據至上的時代又該有什麼作為呢?建議有幾個面向可供參考。

1. 開放數據共享,促進商業模式創新與競爭。

2. 提供獎勵政策誘因,促使企業積極保護數據隱私。

3. 預防因數據使用而產生的市場獨占現象。

4. 建立國際數據保護機制,防止數據跨國境之惡意使用。

政府若能在數據經濟發展趨勢下,提供正確政策方向,無疑是為企業與消費者帶來更有保障的商業競爭與隱私保護。

熱門文章》

►跨世代隱憂 台灣族群貧富不均問題

►臺灣可成為貿易戰下「資金淨移入國」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傅中原專欄

傅中原專欄 傅中原

現職為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政治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專長在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理論、產業經濟學等領域,著有多篇與區域貿易協定的專欄文章。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