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兩代之間的選戰如何化解?

●林強/業餘國際關係觀察家,熱愛自然與環境保護。

最近常有人抱怨為什麼兒女輩選舉投票時。都傾向支持當前的執政黨,甚至包括一個外省第二代朋友,也談到他在讀大學與研究所的兒女,對於總統候選人的支持對象,與父母大相逕庭時的無奈!最近網路中甚至出現2020年的總統大選是「6789對上2345」的選戰,也就是六、七、八、九年級出生者將在總統大選投票與二、三、四、五年級的長輩們進行對決!從歷次的民意調查中,都看出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大多是挺現任的蔡政府,尤其在「保衛國家主權及支持婚姻平權(同婚)」下,哪怕對於台灣最近政府宣導的GDP成長與股市上萬點感受不深,對於政府公安意外頻傳如:南方澳大橋垮下,私菸案與高鐵上的三百萬等疑雲,甚至日前香港示威導火線殺人犯陳同佳欲來台投案,被政府拒絕入境等情事逐一浮現,年輕世代對於執政黨支持的熱情似乎依然不減。

這種種表現,都讓這群走過台灣日據時期、國民黨戒嚴時的反共抗俄,經歷過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等三次政黨輪替的二、三、四、五年級生,在親身經歷童年時的一窮二白,到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與世界半導體重要生產地。這些長者到了白髮之年,卻發現與年輕世代之間的代溝愈來愈大,且每到選舉,世代之間的裂痕也加大,令人感到憂心。

隨著網路的盛行,每個人很容易能夠在網路世界中找到與自己意見及價值觀相近的同溫層,即使自己不去刻意選擇手機上的訊息,網路公司中的大數據也會自動幫你過濾適合個人口味的社交平台與媒體。因此,每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停留在同溫層中相互取暖。對於非我族類的價值觀及言論,也會自動排除而愈來愈難聽到多元的聲音。一旦有出現不同的意見,輕則多數人不表認同而選擇沉默以對,重則遇有不同群起而攻之,形成網路霸凌,讓持不同意見者心生恐懼,甚至遭到社會排擠。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年長者族群,但畢竟是經過歲月與生活歷練,這些人起碼還保有一絲客氣與尊重。但對於常年習慣與活躍於網路世界的數位原生代 (Digital natives),平日幾乎是依靠網路獲取資訊來源與意見風向,在真實生活與人生體驗尚不足的情況下,更容易相信與支持網民甚至網紅一窩蜂的同質性言論。

就好比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瘋狂轉載的某次高雄大港開唱時,某個台北市議員在會場中大開黃腔、露出不雅動作,且當場宣布要X在場所有女生時,竟然台下觀眾只有哄堂大笑,連女性觀眾都沒有表示不悅的反應......。這讓許多觀看該影片的長者們深感不解,年輕人不是最講究性別平等與反對任何形式的性騷擾嗎?可是面對這種演唱會,卻出現集體群眾對於言語性騷擾輕放甚至縱容的行為,難道是那種場合言論與行為尺度不必太在意,還是擔心在周遭其他觀眾的集體壓力下,不好當場表態的緣故?

另一件是一位長年在海外為台灣出生入死、爭取原油來源的地質專家,當別人稱讚他對台灣的貢獻時,他只淡淡的說:自己只是辦好一個螺絲釘的角色。他認為每個人只要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每一個螺絲釘都拴緊好,整個國家機器的運作就能夠上軌道,不管上面執政的人如何更換!只是沒想到年輕族群聽了竟解讀為:都是你們上一代人把台灣的好處都拿走啦、拿光了,你們還有退休金可拿...種種充滿「世代剝奪感」的酸言酸語,讓人遺憾。

從這裡可以看出國內兩代之間的巨大差距,而且每到選舉季節就被激化。只是難道這些世代差異不能夠透過更多的溝通與了解來化解嗎?各世代是否彼此願意走出同溫層來看看對方,並加以對話?如果說變老是每個人生必經的階段,世代交替也是國家重要的新陳代謝,那一時的選舉真的只需要靠操弄世代對立來吸引選票?難道國內世代之間不應該持續交流與相互扶持,共同來維護中華民國的永續發展與長治久安嗎?

熱門推薦》

►幼仔政治草草入殮 太陽花死透了嗎?

►跨世代隱憂 台灣族群貧富不均問題

►看美國嬰兒潮世代的評分表 反思台灣戰後出生的一代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