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來頭超暈!醫曝「吃這些」緩經前不適...腹痛可按2穴道

▲肚子痛,經痛。(圖/記者李佳蓉攝)
▲中醫教從肝、脾、腎三個臟腑來看經前症候群。(圖/記者李佳蓉攝)

文/彭溫雅

在月經前一周,血開始下行、氣開始上行,如果血不足而氣有餘,便會產生浮火,火擾心神,便出現各種不良情緒,以及頭暈、頭痛等症狀。中醫認為,產生這些症狀是因為身體臟腑的氣血不協調,要做到疏肝理氣,才能使氣血在全身暢通。另外,由於脾主統血,如果脾統理血的功能失調,原本應往下走的經血,便無法平順往下,甚至會逆行,引發痛經。

中醫從肝、脾、腎三個臟腑來看經前症候群,常見的分類有下面幾種:

1.肝鬱化火型
容易暴躁易怒,並伴隨著長痘痘、便秘、口臭等症狀,月經血塊較多、顏色深紅,由於台灣的氣候與飲食影響,大部份女性皆屬於此類型。
舒緩方法:攝取柑橘類水果(橘子、葡萄柚)或葡萄乾、香蕉,或使用柑橘精油按摩耳後及內關穴。

2.肝氣鬱結型
容易情緒低落、憂鬱、無精打采都是屬於此類型。
舒緩方法:攝取茴香類食材,或南瓜、木瓜具有舒肝效果的食物。

3.脾腎陰虛型
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口乾舌燥、潮紅、胃口大、嗜睡。
舒緩方法:如果月經前覺得肌膚粗糙,請攝取不會胖的食物,例如中藥的百合、枸杞 、山藥、蓮子、銀耳、茼蒿、高麗菜都是滋陰的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脾腎陽虛型
除了容易手腳浮腫、臉水腫,通常也屬於非常怕冷的類型。
舒緩方法:預防經前症候群,可多攝取薏仁與堅果 。

▲▼經前症候群按這兩穴道。(圖/彭溫雅提供)

穴位
行經時,建議可用暖暖包或熱水袋放置於肚臍與骨盆下方的氣海穴與關元穴,為子宮保暖、加速循環。睡前也可將雙手搓熱輕拍各別兩穴位,每天拍30-50下,對於改善經痛有不錯的效果。

本文經授權轉自:彭溫雅醫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