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出國唸書 就不能出國工作?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2017 年春天,我很幸運地有機會去舊金山灣區住了五週,那段日子裡每天除了遠端工作,也花了不少時間去參加當地的 Meetups、參觀公司、跟在灣區工作的朋友聊生活聊工作、見識世界級大型 Conference 的樣貌。見世面以外,每天也都深深感覺到自己的不足。也因此回台灣之後,想要變更強的念頭一直在我腦袋裡盤旋,而出國工作這件事情也很自然的被納入考量。

但當時的我只有大學畢業學歷、出社會也不到三年,身邊出國當產品經理的案例少之又少,除了不知道怎麼起步以外,也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做得到。

兩年後的今天,現在的我已經在新加坡工作近兩年,很快也即將搬往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始另一段旅外工作的冒險。剛好趁 XChange 的邀稿機會,來聊一聊我的心路歷程。

如果你有跟當年的我一樣有類似擔憂,或者對產品經理職涯或新加坡生活感到好奇,就繼續看下去吧!

▍ 為什麼當初選擇不唸書,直接出國工作?

其實一開始我根本沒想過我這樣一個菜鳥產品經理能夠直接出國工作,所以是打算要先去念書的,不為什麼,只因為身邊這樣做的朋友最多。

加上當時的我還有個迷思 — 我覺得產品經理不夠強應該是因為缺乏技術實力(數據分析/產品設計/工程背景之類),所以我是從 Business Analytics 的 MS 著手研究:跟大多數人一樣先看美國舊金山灣區的學校、順便看了歐洲幾個國家的課程、一邊開始上 Coursera 上的資料科學課程、一邊開始準備 GRE 。

但這樣過了幾週後,突然覺得不太對勁:如果我的努力成功了,兩年後的我將會拿到商業分析碩士,寫 Python 跑分析,可能要背貸款,找工作也要被 H1B 簽證綁著,這樣的未來真的是我要的嗎?我想當分析師嗎?我一定要去美國不可嗎?

在這個思考的瓶頸期,我找了一天回學校找大學教授聊天,在我分享完我對職涯的想法和當下的擔憂之後,他問我「聽起來妳最想做的事情還是產品設計與開發,不是數據分析⋯那我問妳,如果現在海外大公司 Offer 妳一個產品經理的職位,妳會考慮嗎?」

這時候我才突然明白,其實比起繞道去學習「硬實力」,只要我的心還是在「產品經理」,累積經驗、培養軟實力才是重點。數據分析只是產品經理核心能力之一,就算我增強了這一項技術,其他面向還是零,唸書的方式並不能幫助我最快達成「成為一個專業的產品經理」的 Outcome。產品經理的本質是「通才」,並非像工程師一樣的「專才」,若要進步必須要多方面同時累積經驗。

也因此從那一天開始,我轉換心態開始探索直接出國工作的可能性,才發現若是美國以外的地區,其實不需要念書還是能夠拿到簽證,在我所在的產業中又以新加坡與中國等地機會最多,很值得一試。

現在回想起來也蠻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身為產品經理,上場實戰的確比念書還能累積更多的經驗,這個選擇不僅讓我在產品管理領域開始扎根,也省下了好一大筆念書的費用和時間。

▍沒有經歷唸書階段就工作,會不會不適應?

我從照片編輯 App 進入社群電商產業,20人團隊瞬間變成 200人公司,而且我從來沒去過新加坡,又從小到大第一次搬出家裡自己住,「不適應」是百分之百是會發生的,但這是正常的,也是能夠被克服的。

我不是那種會害怕不熟悉領域的個性,反而對於新事物會感到好奇與興奮,所以對我來說跳脫舒適圈其實是成長的捷徑。

日常生活方面,我很幸運在新加坡有幾個好朋友幫助我度過一開始的適應期,而新加坡又是個華人文化十足點餐都可以用中文很好適應的國家,算是很容易 Settle down。而且就我認識在這邊的台灣人們,九成九都是直接來工作,很少聽到要先來念書的,沒什麼問題。

以下是我覺得旅外工作比念書帶給我收穫更多的幾個面向,如果這些面向是你最在意並且想要獲得的體驗,我相信直接開始工作是有助益的:

職場文化體驗

我曾聽說在校園環境裡,同國籍的學生更容易走得近,但職場上就算你想避也避不開其他國家的同事哈哈!我在新加坡的工作環境非常多元,有來自 25+ 不同國家的人,在辦公室常常可以聽到很多不同國家的語言,也因為產品經理職能要和不同人合作的特性,不想跟大家熟也難(笑)而且我老闆是立陶宛人,可能因為歐洲職場文化的習慣,他給了我非常大的獨立自主空間,並且可以感受到團隊是很扁平的,經驗能力和專業知識會遠比輩份來得重要太多。

下班後的時光也因為如此變得很有趣,有的時候我們會邊吃飯邊聊各國歷史和習慣之類的,覺得東南亞文化相連相像又豐富多元,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我剛加入旋轉拍賣時的產品團隊,猜猜裡面有幾種不同國籍的夥伴?(圖/Nana Chiang攝)

▲我剛加入旋轉拍賣時的產品團隊,猜猜裡面有幾種不同國籍的夥伴?(圖/Nana Chiang攝)

產業/區域資訊與人脈網絡

在新加坡工作時,產品橫跨七個國家,這些國家有著相似但不同的社會文化,我們常常飛去鄰近國家做用戶訪談,深刻體會「距離近」對於資訊和文化的吸收還是有很大的幫助。加上同事每天談論轉貼產業內的新聞消息,甚至走在路上也會看到新服務的廣告,讓我跟這些資訊快速接軌,都是在台灣的時候感受不到的。

在人際關係方面,在新加坡我們有個「Taiwanese in Singapore」的 Slack 群組,同鄉會的概念(哈哈)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的大小事都能輕鬆交流,尤其是相似產業或職能的人特別容易互相認識!我們時不時就會線上線下聊一下,也因此我認識了很多久仰的大大們,回台灣時也能藉由分享在國外的生活,跟台灣的大大們有更頻繁的交流,這些對話和資訊也都成為人生中最棒的養分。

語言溝通的實戰經驗

我第一份在台灣的工作是美商新創,當時就已經習慣用英文開會、傳訊息、寫文件,但畢竟公司內台灣人比例很高,效果還是有限。來到新加坡之後,因為公司規模更大,需要在正式場合英語發表的機會也更多,25 個國家的人也有無數種口音,溝通工作又佔了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大部分,也因此再度在越級打怪中被強化訓練。

語言這種東西真的不在於文法有多正確還是有多少證照,而在於敢不敢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開始工作之後被迫每天聽說讀寫,要不進步也難囉。

相對之下,如果還不適應外語溝通或還不敢開口表達,或者已確定想加強特定領域知識和技術,可能中間有一段學生時期會幫助你比較多。

延伸閱讀:
我在新加坡旋轉拍賣擔任產品經理學到的十件事(上)
跳脫舒適圈之後總是會遇到很多從沒想過的挑戰和瓶頸,從產品方法與工作的融合到思維模式的轉變,這篇文章將會和大家分享我在新加坡 20 個月的心路歷程和關鍵學習。

我在新加坡旋轉拍賣擔任產品經理學到的十件事(下)
很多人問我,身為一個產品經理,在新加坡工作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我覺得最根本的差異其實在社會大眾對 PM 職缺的認知,在新加坡若是在偏歐美體系公司,產品經理是管理職,安內攘外的領導力(Leadership)很重要…

▍五個增加出國工作機會的小撇步

出國工作不像念書有特定的申請流程和時程,我曾經問過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是怎麼來這裡工作的,很多人都是剛好遇到機會,或者被公司調過來,我自己也是剛好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發文、公司又來台徵才,才搭上這班列車。

雖然如此,但這邊提供一些可能會有幫助的撇步與平台資源,想在新加坡軟體業求職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1. 想辦法和已經在當地工作的人聊一聊,了解當地狀況以外,如果還能幫忙內推會讓求職順利許多

2. 參加可能會遇到當地公司員工的 Networking Events,總之多多認識人就對了!

3. 上 Glassdoor / Crunchbase 查看公司評價與背景,了解當地薪資與產業概況

4. 換 LinkedIn 的地區到你想去的國家,人資會比較有機會主動聯絡你

5. 到 Angelist / Tech in Asia / Glassdoor 看職缺並直接投遞履歷,雖然機率沒有內推來的大,但幾乎熱門的職缺都在這些平台了

同樣身為離台灣近、互聯網產業發展快的環境,中國的生態就和新加坡蠻不一樣,對中國市場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前攜程 PM Celine 的分享:《產品經理上海求職記》

如果對我在海外市場跨國團隊的學習和面試過程有興趣,也可以參考以下這些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追蹤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第一手接收我們的其他產品經理相關文章更新唷!

出國去見使用者!規劃海外使用者研究的七個小撇步

海外使用者研究的第一個大限制是時間非常有限,第二個限制是我們不了解的事情特別多。這個時候怎麼有效安排時間才能讓效益最大化就變得很關鍵了…..

前進新加坡:Carousell 旋轉拍賣產品經理面試超詳細分享

旋轉拍賣 Carousell 是一家 product-driven 的公司,在面試產品經理的過程再再可以感受到公司骨子裡對PM人才的重視,這篇將分享面試流程超詳細解析,給也想一起熱血做好產品的你!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寶林重症「1人完成換肝」狀況穩定 一般病房3人都出院

寶林重症「1人完成換肝」狀況穩定 一般病房3人都出院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造成2死、4重症,今(16)日傳出好消息,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4名重症者中已經有1人完成換肝,狀況穩定;而另有3人原收治一般病房,目前都已經出院返家休養。

2024年04月16日 15:16

【廣編】擔心孩子生長曲線 醫:三個觀察指標超重要

【廣編】擔心孩子生長曲線 醫:三個觀察指標超重要

根據禾馨小兒專科主治醫師陳菁兒成長門診觀察,近半數的就診孩童有飲食不均衡的狀況,包含偏食,乳製品及蛋白質攝取不足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2024年04月16日 14:59

快訊/嚮辣初瓦案「廚師驗出諾羅」 用餐者、員工共5人陽性

快訊/嚮辣初瓦案「廚師驗出諾羅」 用餐者、員工共5人陽性

王品集團旗下餐廳「初瓦台北西門店」跟「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爆發食物中毒問題,目前合計通報就醫157人。疾病管制署接獲北市衛生局檢體,副署長曾淑慧今(16)日公布初步檢驗,有5人驗出諾羅病毒,分別是2名用餐者、2名員工與1名廚工。

2024年04月16日 14:50

藏壽司3名用餐者檢出諾羅!疾管署揭最新檢驗結果:廚工都陰性

藏壽司3名用餐者檢出諾羅!疾管署揭最新檢驗結果:廚工都陰性

新北市近期連續接獲3家藏壽司出現疑似食品中毒案件,其中淡水站前店、新莊宏匯店連續通報2起遭停業,另新店威秀裕隆店也有通報1起,累計有十多人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採檢結果,有3人檢驗諾羅陽性,都是用餐者,廚工方面的檢驗則是陰性。

2024年04月16日 14:43

走出震後陰霾! 門諾成立專科門診...中西醫合療解身心壓力

走出震後陰霾! 門諾成立專科門診...中西醫合療解身心壓力

花蓮歷經4月3日7.2強震後,許多民眾持續感受到恐慌情緒的籠罩。尤其頻繁的餘震不僅加劇了民眾的不安,更讓心理壓力無法輕易釋放。有感於此,門諾醫院於4月15日起,開設創傷壓力症中西醫合療門診,由身心科與中醫科醫療團隊提供中西醫合療服務,為地震後的花蓮鄉親提供優質的身心醫療服務,重拾健康與活力。

2024年04月16日 14:31

快訊/士林溪山里患者驗出諾羅!疾管署公布「3人檢驗陽性」

快訊/士林溪山里患者驗出諾羅!疾管署公布「3人檢驗陽性」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因為當地用水問題,爆發逾百人腹瀉群聚疫情,患者檢體送疾病管制署檢驗,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16)日表示,目前還在檢測中,有3例驗出諾羅。

2024年04月16日 14:30

嘴痛不會好!女張開嚇壞一票人 醫:糖尿病了

嘴痛不會好!女張開嚇壞一票人 醫:糖尿病了

一名60多歲婦人長期抱怨嘴巴痛,幾個月都不見好轉,經就醫發現嘴巴內兩側長滿白色斑點,原來是念珠菌感染的症狀,抽血檢查後,血糖值高達300多mg/dL,證實罹患糖尿病。

2024年04月16日 14:21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有5家!「首見GSK、高端占最少」總採購688.8萬劑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有5家!「首見GSK、高端占最少」總採購688.8萬劑

今年度公費四價流感疫苗採購招標結果出爐!疾病管制署今日公布已於4月15日完成採購作業,總計採購688萬8,200劑,較112年增加約10萬劑,由5家廠商得標。由多至少分別是國光生技315萬劑,占47.5%、賽諾菲174萬劑占26.2%、葛蘭素史克(GSK)藥廠75萬劑占11.3%、台灣東洋60萬劑占9%、高端公司39萬8,200劑占6%;其中GSK是今年新增藥廠,5家也是歷來最多。

2024年04月16日 14:13

上周近14萬人腹瀉就醫!近4周群聚多達203起 諾羅病毒為主

上周近14萬人腹瀉就醫!近4周群聚多達203起 諾羅病毒為主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病管制署今(16)日表示,上周國內共有近14萬人次腹瀉就醫,值得注意的是,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近四周接獲203 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去年同期(54起),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

2024年04月16日 14:04

頭痛是病!最久續痛72小時 醫示警「4大特徵」:恐已是慢性偏頭痛

頭痛是病!最久續痛72小時 醫示警「4大特徵」:恐已是慢性偏頭痛

頭痛確實是疾病!根據調查,「偏頭痛」在台灣15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為9.1%,以20-50歲的人口比例最高,且可持續4小時~72小時。醫師指出,偏頭痛常見包括單側、搏動性等4大症狀特徵,只要符合其中2項特徵,且伴隨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其中一種症狀,就有可能罹患了偏頭痛。

2024年04月16日 13:2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