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爆發致命鼠E肝「患者曾到台灣」 疾管署:發病日待釐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香港鼠E肝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14日公布新增3例人類感染鼠傳人E型肝炎案例,其中一名67歲男性於發病前曾經來過台灣與南韓,我疾病管制署今(16)日表示,已經致電香港衛生窗口進一步瞭解,但尚無資料提供;而國內目前尚未在鼠類身上監測出鼠E肝病毒,另今年起加強監測相關肝炎檢體50件也皆未發現陽性檢體,國內民眾無須恐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14日再公布三起確診案例,三名患者分別是67、74、81歲男性,都有長期慢性疾病,其中一名74歲男性患者已於本月4日身亡,另有一名64歲患者發病前分別於1月與2月造訪台灣與南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尚不知該名曾經來到台灣的個案是何時發病,已經與香港聯繫,請對方儘速提供資料;由於鼠E肝潛伏期為15至64天,若4月以後發病則可明確排除在台感染風險。

▲計程車,的士,香港街頭,香港街景,香港,Toyota,皇冠車。(圖/記者謝婷婷攝)

▲香港街景。(圖/記者謝婷婷攝)

鼠E肝病毒於2010年在德國鼠類首次發現,之後在美國、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英國皆曾於鼠類檢出。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於去年9月發表人類首例鼠傳人E型肝炎案例,經調查住家附近均有鼠患。目前全球人類確診鼠傳人E型肝炎病例共計6例,包含香港5例及加拿大1例(自非洲境外移入),國內迄今尚無人類病例報告。

疾管署在香港首兩例人類個案發生後已經進行風險評估,並於今年1月開始加強監測,使用香港袁教授團隊及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建議的檢驗方法,分析送驗E型肝炎及未定型肝炎陰性檢體50件,迄今未發現有陽性反應之檢體,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

羅一鈞表示,鼠傳人E型肝炎可能感染途徑為接觸帶病毒鼠類排泄物、食用受汙染食物,或遭鼠類咬傷感染,尚無人傳人病例發生;症狀與一般E型肝炎類似,包含發燒、倦怠、嘔吐、噁心,嚴重恐肝衰竭甚至死亡,一般E肝的死亡率約千分之一,但對懷孕第三期婦女風險高,死亡率可達兩成。

羅一鈞指出,台灣目前並沒有鼠傳E肝案例,所以不需要過度恐慌,但還是要注意衛生,因為食物如果遭鼠類汙染,還是有可能感染到其他病菌;至於出國民眾應注意飲食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避免接觸鼠類;也請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個案,應詢問旅遊活動史並通報疾管署進行檢驗。

老鼠(圖/達志/示意圖)

▲老鼠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