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幫助孩子覺察到自己的責任

▲。(圖/CFP)

●洪仲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要讓孩子學會負責任,就要常幫助孩子看到他行為的後果。因為「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聯,有時候不是那麼清晰明白。

譬如說,孩子硬要飯前吃零食,所以吃正餐時吃不下、沒真的吃飽。結果下午肚子餓了,脾氣來了,自我控制不佳,有些行為讓人不舒服,最後被處罰。

這件事有好幾層因果關係,把「飯前吃零食」跟「被處罰」串在一起,時間可能橫跨幾小時。孩子如果全靠自己覺察,那認知能力得要夠成熟,人生經驗也要相當豐富才行。

(我碰過有成人,即使年紀不小,還搞不清楚自己發脾氣的時機點,有時跟氣溫較高,或者自己肚子餓有關。)

父母常常可以想:要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孩子一次把一個因果關係搞清楚?比較複雜的因果關係,要不要考慮用圖示,或者說故事、演戲,幫助孩子理解?

以剛才的例子來說,每一層因果關係基本上都要說好幾遍,孩子才有可能記在心裡。父母常「高估」孩子的能力,因此又讓自己對孩子之後的實際表現感覺挫折,再來對孩子不高興。

(父母高估孩子的能力,因此給予不適切的期望,孩子展現自然的現實狀況之後,父母因此失望,進而責怪孩子。這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即使是身為父母也不見得意識得清楚,即使是父母在這方面,也不一定能為自己負責任。)

像是「飯前吃零食,會影響吃正餐的份量」,這得要有孩子可以感覺到的客觀指標,像是少吃了半碗,或少了幾口,有數字或能衡量,孩子才會有具體的認知。此外,孩子對於自己的了解也相當不足,很多孩子在想要吃零食的時候,都會對自己有絕佳的自信,認為自己吃完零食還是可以把飯吃光光。

光是上面這一層因果關係要讓孩子搞清楚,就不容易了。何況是進一步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內在的生理狀態,跟內在的情緒有什麼關係,又是如何再影響到外在的行為表現,以及自己的行為如何引發他人的反應,那是有些難度的。

除了跟孩子用言語說明之外,按時序畫圖把流程貼在家裡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者閱讀相關繪本增加孩子的記憶,都是可以嘗試的策略。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與後果都有清楚的認識,知道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連續性關係,這些基本的背景知識能在孩子的腦中成形,才能進一步談孩子是不是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去為自己負責任。

而衝動控制,像是抗拒零食的誘惑,這又是另一項很「艱難」的教育過程了。之所以說艱難,是因為連父母自己也不見得能完全抗拒所有誘惑,就算是程度相對輕微的誘惑,像是對美食的渴望(即便知道維持適當體重對健康有益),或者是滑手機的慣性(即便知道放下手機能跟家人有更多相處時間,對眼睛與身體姿勢也會有正面的效益)。

父母還可以問自己另一個方向的問題:有沒有發生了什麼事,讓孩子沒辦法體會到他該負的責任?

舉例來說,不一致的教養,可能讓孩子以為是父母該負責任。譬如,明明知道吃零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但由於經不起孩子的吵鬧,父母偶爾會因為受不了而妥協。

那麼,就責任歸屬來說,確實父母對於孩子因肚子餓發脾氣最後被處罰這件事,也負有連帶責任。而且當下一次父母不給孩子吃零食的時候,孩子心裡想的,可能不是自己要怎麼抗拒誘惑,或者不是吃零食會影響食慾的連鎖效應。孩子可能在心裡最大的聲音便是:為什麼上次父母允許他吃零食,但是這一次不可以?

又像是,有父母不忍孩子受苦,習慣幫孩子收拾爛攤子。也可能是,孩子的生活被父母過度介入,讓孩子沒辦法替自己做決定。

反正父母因為各種理由,把本來屬於孩子的責任扛在自己肩上。所以算孩子生理上已經成年,父母卻不斷弱化孩子的責任感,孩子在心理上的某部分還相當幼稚,常常在遇到生活中比較大的考驗時,才發現其實還沒「轉大人」。

我不知道讀者有沒有遇過喜歡推卸責任的人?

尤其有不好的結果發生時,不是馬上思考如何改進,而是趕快責怪他人。沒有勇氣承擔,極力逃避。

很遺憾的是,我也有碰過這種的家長,多深入互動便能辨識這種人格傾向。而這種家長的主訴之一,常常跟孩子無法為自己負責任有關。

身教,實在是教養的核心。

一個擔負起教養責任的父母,會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密切注意孩子是不是有為自己負責。我們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讓孩子進行選擇,當孩子學會自主,能得到父母的肯定與信賴,引發正向循環。

追究源頭,要回到父母的自我肯定與自我信賴,而這又根基於父母對自己的認識,以及是不是能給自己合理的期待。我們可以從這個練習開始:一早起床,大概先想想今天確定能完成的三件事,等睡前來檢視,如果都做到了,便給自己肯定!

如此,父母自信、盡責,通常孩子也走在學習負責的軌道上了。祝福您!

熱門推薦》
►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會影響他一生
►為什麼要讓孩子為自己負責任?

►看更多【洪仲清】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