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擁抱世界,世界給你更溫暖的擁抱ㄧ張鈞甯

文、圖/林奕如

那一天早上,尼泊爾小女孩拉著即將離去的張鈞甯,並送上一袋小白花,接著害羞地轉身跑開,「這些野花是我清晨起床,去深山採摘的喔。」

張鈞甯收過許多昂貴名花,但山區小女孩的真心與貼,讓這一袋野花「無價」,看張鈞甯站在學校牆壁前,雙手捧著這袋小白花,久久離不開視線,低頭聞一下香氣,笑得像小孩一樣開心對著周圍工作人員說:「我有,你沒有!」這一刻讓我難以忘懷。

擁抱這個世界的同時,世界也會帶給你更溫暖的擁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鈞甯尼泊爾行 。(圖/記者林奕如攝)

來此之前,張鈞甯才剛殺青一部戲,接下來工作一路排滿,但還是努力拜託經紀人,喬出這空檔時間,來到尼泊爾計畫區進行探視,對有些藝人來說「0收入公益行程很累」,但對3度擔任世展會資助計畫代言人的她來說,「來這裡就是休息。」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從2011年越南之旅開始、2012年走訪蒙古、2014年啟程去加勒比海的島國海地,2018年來到內陸國家尼泊爾,在旅途中遇見每一個張著純真大眼、打從內心快樂的知足小孩,對張鈞甯而言,是讓她從被工作壓力狠狠掏空,再勇敢邁開腳步的心靈充電時間。

因為她始終記得,「我在30歲生日時,前往蒙古見到資助的第一個孩子,永遠忘不了,與她目光交會那一刻,我從她的眼神裡,看到最初從事演藝工作那個單純的自己。」

▲張鈞甯尼泊爾。(圖/記者林奕如攝)

要前往陌生的內陸國家尼泊爾,又是偏遠地區的計畫區,一開始出發的交通移動,就需要整整2天時間,張鈞甯因為感冒身體微恙,出發時聲音啞到讓人擔心,看她跟著工作人員一起擠在小小的經濟艙,沒要求升等商務艙(藝人待遇),像小女孩一樣憨憨地熟睡,一秒反轉我之前觀看她電視劇、記者會上接觸時,那種一貫冷靜知性印象。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台北出發後,飛往廣州轉機,6小時的中長途飛行,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時已經是半夜,恍恍惚惚之中,踩著階梯下了飛機,身後不遠的一架飛機正在起飛,轟轟噪音加上起飛捲起的刺骨寒風,讓人瞬間清醒,才發現我站在跑道旁的柏油路上,迷你的特里布萬國際機場,只有2層樓高的紅瓷磚樓房、3個登機口,初到達的第一天對我而言是震撼。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在首都短暫停留8小時,隔天又搭上國內航機,在飛往拉德納格爾的途中,一行人守在飛機小小的窗,找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算是此行難得的放鬆時刻,一下飛機後,坐上吉普車一路奔馳約5小時,才抵達此行目的地「東烏代普爾計畫區」。

張鈞甯把握飛行、坐車時間休息,每晚連晚餐都沒吃,早早入睡就是為了補充精神,6天下來堅持把行程走好走滿。探視行程緊湊,一連走訪模範媽媽教室、幼兒發展中心、小學兒童社團、天空小學等,計畫區土路顛簸,漫天揚起的黃沙,好幾次遮蔽駕駛視線,我坐在吉普車副駕駛座,看車子開往深山,好幾次都心想「這還有路嗎!」瞬間變成實境節目感。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前往待資助兒童古曼家,以及基礎保健站時,更是大量消耗體力,雖然被當地人估算「走10分鐘就會到」地點,但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輕鬆,一行人在陡峭的山路攀爬40分鐘,才氣喘吁吁抵達,看張鈞甯雖然感冒,但長期運動鍛造出的好體力,穩穩地走在隊伍後方,一點也不感覺累,我覺得,對她來說甚至是一種享受。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看她從行前細心準備的「百寶盒」,一一拿出彩色筆、繪畫本、跳繩等文具,號召害羞小孩一起來玩,活脫脫就是孩子王,雖然語言不同,但她努力用肢體語言,要讓彼此相處零距離,還趁台上校長正在致詞時,拿出袋子裡的氣球努力吹,細心看紙條教學,就是為了要給小孩「造型汽球」驚喜。

她說:「我們的到訪,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輩子才遇到的事。」正因為難得,她更要好好把握每一刻,趁空檔拿著自備的單眼相機,記錄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也不時蹲低腳步,記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人生會變得更開心,我心中永遠有個長不大的死小孩。」張鈞甯在一次訪談這樣說,這一刻我感覺到了。

▲張鈞甯尼泊爾。(圖/記者林奕如攝)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張鈞甯在離開尼泊爾的最後一天早上,也給我們一個驚喜,主動找尼泊爾當地工作人員、這幾天辛苦開車的7輛吉普車駕駛一對一拍立得,也不忘記一起同行的台灣工作人員、隨行採訪記者,一個都不漏的屬名留言加上簽名,給這次旅程留下溫暖的禮物。

▲張鈞甯尼泊爾世展會關懷行。(圖/記者林奕如攝)

●作者林奕如,《ETtoday星光雲》娛樂中心記者,用心接觸演藝圈人事物,用心看待每一個時刻,喜歡跟大家分享所想,用筆寫下所看所聽一切。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