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檢查小百科 X光又快又便宜、MRI慢工出細活...

▲▼ 醫療檢查。(圖/pixabay)

▲ 影像檢查是以非侵入方式來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圖/pixabay)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我們去醫院看病時常常要做各種影像檢查,例如X光片、CT、超音波等等,不同檢查方法所「偵查」的常用部位也不太一樣,X光主要負責胸部、腹部和骨頭;CT是胸部、頭部、心臟等;超音波則是腹部、心臟、關節等。此外它們也各有優缺點,譬如X光方便快捷,但圖像比較粗燥等等。

▲▼影像檢查 。(圖/google,pixabay)

▲X光片檢查 。(圖/pixabay)

X光片

X射線的波長範圍在0.01~10 nm之間,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當它穿透人體時,人體構造中密度較高的部分,如骨骼,能吸收較多的X光,所以會在感光底片上留下陰影,也就是說,由於人體組織密度的不同,會在感光底片上留下深淺不一的陰影,一般成像只需要幾秒時間。

醫生在就診時,有時候會選擇用X光來進行排除診斷,如果懷疑患者有骨折或肺炎時也會選擇X光,這是最快捷、最便宜的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 。(圖/google,pixabay)

▲CT檢查。(圖/pixabay)

電腦斷層掃面(Computerized tomography, 簡稱CT)

電腦斷層掃描是一種結合X光與電腦科技的診斷工具,利用電腦將資料組合成身體橫切面的影像,這些橫切面的影像可再進一步重組成精細的3D立體影像。

CT是檢測頭部、胸部、腹部和脊椎的問題的好工具,還可以檢查出肝、肺、胰臟等部位腫瘤的位置和測量大小,對周圍組織的侵犯程度提供重要訊息。利用在創傷的病人身上,電腦斷層可以快速診斷出大腦、肝臟、脾臟、腎臟或其他體內器官的傷害情形。最常用部位是頭部、耳鼻喉、胸腔、腹部、骨盆腔、脊椎、骨關節,但其實幾乎全身各部位都可以檢查。

比起做X光片接受到的辐射剂量,CT检查时接受到的辐射剂量会成倍增长,但並不會有副作用,單一檢查其輻射劑量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所有副作用都來自對顯影劑的過敏,例如輕微過敏、噁心、皮膚癢、皮膚蕁麻疹、呼吸急促等。

▲▼影像檢查 。(圖/google,pixabay)

▲超音波檢查胎兒 。(圖/維基百科)

超音波(ultrasound)

人類耳朵可聽到的聲波頻率介於20~20,000 Hz之間,因此頻率大於20,000 Hz的聲波稱為「超音波」。超音波在不同的生物組織內前進時,會有相異的速度,當遇到不同的組織界面,會出現明顯的反射,造成信號上的變化,可利用這個變化探測身體內部組織,進而描繪出組織之影像。

超音波比X光片的檢查更為精細,X光檢查只能看到器官的梗概,而超音波可以看到器官的具體細節,但一些細小的血管結構還是無法檢查到。

有些疾病(如膽囊結石、腎積水等)既可以用超音波,也可以用CT來檢查。由於超音波無輻射和價格低廉的特點,醫生會優選超音波來進行輔助診斷。不過這並不是絕對,醫生會跟據病人的病情發展做靈活的選擇。

超音波也是檢查從胎兒發育的輔助手段,譬如四維超聲可以檢查胎兒系統結構,還可以看清長相,讓準爸爸媽媽更近距離地瞭解寶寶。

從

▲MRI檢查 。(圖/維基百科)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

MRI的原理比較複雜,先將人體置於人為製造的磁場中,人體中的氫原子在磁場中活躍地運動,不同部位的氫原子由運動到最後靜止下來的時間不同,再通過圖像後處理,便有了立體的圖像。

MRI可以用來偵測和診斷心臟疾病、腦血管意外及血管疾病,追蹤腫瘤的情況等。此外,它被廣泛應用在運動相關傷害的診斷上,對近骨骼和骨骼周圍的軟組織,包括韌帶與肌肉,可呈現清晰影像,因此在脊椎及關節問題上,是極具敏感的檢查。

根據檢查項目的不同,MRI檢查的時間一般介於20分鐘至40餘分鐘。由於MRI沒有輻射暴露的危險,因此經常被使用在生殖系統、乳房、骨盆及膀胱病的偵測及診斷上。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諾羅病毒」蟬聯9年食物中毒王!醫示警:嘔吐物粒子空飄也會感染

「諾羅病毒」蟬聯9年食物中毒王!醫示警:嘔吐物粒子空飄也會感染

近期食物中毒導致腹瀉事件頻床,且相關案件都檢出「諾羅病毒」感染。衛福部食藥署今指出,諾羅病毒是近9年食物中毒的第一名,過去3年就有437件、多達5077人因諾羅病毒上吐下瀉。毒物醫師也提醒,除了食物會造成感染之外,感染者的排泄物或嘔吐物也有傳播風險,「細小嘔吐的粒子」飄浮到空中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2024年04月24日 14:18

男肛門出血「摸到小肉塊」以為痔瘡 醫驚見「直腸4.6cm大息肉」

男肛門出血「摸到小肉塊」以為痔瘡 醫驚見「直腸4.6cm大息肉」

高齡82歲的黃爺爺前陣子開始上廁所肛門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但沒想到出血情況持續將近一個月,就醫檢查才發現是一顆4.6公分大的息肉在直腸裡,由於形狀寬扁,無法透過大腸鏡切除,最後經過肛門微創手術切除息肉,所幸最後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不需化療或放療。

2024年04月24日 14:02

舒緩災後恐懼!向專業醫求助別硬撐 醫曝3穴位可安心凝神

舒緩災後恐懼!向專業醫求助別硬撐 醫曝3穴位可安心凝神

4月23日在不到12小時內發生上百次地震,其中包含兩次芮氏規模6以上的全台有感地震,讓許多民眾輾轉難眠,尤其是4月3日才發生過花蓮大地震,更加重許多人心中的恐懼,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陳中奎醫師分享,如何透過中醫穴位按摩,來幫助民眾安心寧神。

2024年04月24日 13:30

她腦麻染新冠呼吸衰竭!家人盼減輕痛苦 「救命神器」助尊嚴善終

她腦麻染新冠呼吸衰竭!家人盼減輕痛苦 「救命神器」助尊嚴善終

新冠疫情期間,「高流量潮濕加熱鼻導管」被視為救命神器而廣為人知,其實它在安寧緩和醫療也有角色。30歲的方小姐因為腦性麻痺而長期臥床、意識狀況不佳,感染新冠後更因為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且經過數個月仍無法脫離。她的家屬照顧她已經長達20年,這次狀況後,開始思考如果無法好轉,要如何減少苦痛,接受安寧緩和療護。

2024年04月24日 12:45

花蓮男生日連開7種心臟手術 睜眼聽到「生日快樂」淚崩

花蓮男生日連開7種心臟手術 睜眼聽到「生日快樂」淚崩

花蓮1名徐姓民眾日前因出現心臟衰竭等喘不過氣症狀就醫,檢查發現患有嚴重心臟病。經門諾醫院心臟外科團隊歷經8小時的手術、包括一次換掉主動脈等7種複雜手術後「成功重生」,當天還恰巧是他70大壽,能睜眼再聽一句「生日快樂」,不禁讓他流出淚相當感動。

2024年04月24日 12:13

地震一整晚!30歲年輕男狂心悸 照心電圖驚「震出心律不整」

地震一整晚!30歲年輕男狂心悸 照心電圖驚「震出心律不整」

從4月初開始,台灣不斷發生地震,胸腔科名醫蘇一峰今(24)日上午就在粉專分享案例,一名30歲年輕男性被「震出心律不整!」原來是因為男子本身個性就容易緊張,在四月強震之後,常覺得緊張有心悸的感覺。在23日震了一整晚後,狀況更嚴重了,照心電圖發現頻繁發生心律不整,「情緒緊張精神壓力可能是心律不整的原因」。

2024年04月24日 11:59

小林紅麴不良反應累計58人!食藥署專家會議:轉消保處求償

小林紅麴不良反應累計58人!食藥署專家會議:轉消保處求償

日本「小林製薬」公司含紅麴的5項機能性保健食品,接獲民眾服用後出現腎臟疾病相關通報,而台灣有業者輸入小林製薬紅麴原料製成保健食品,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已累計58人通報不適。食藥署今表示,經過專家會議討論,目前「尚無法進行相關性認定」,後續會函轉給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處理後續事宜。

2024年04月24日 11:32

台北慈濟開刀房爆偷拍 薛瑞元:要求衛生局1周交調查報告

台北慈濟開刀房爆偷拍 薛瑞元:要求衛生局1周交調查報告

台北慈濟醫院一名護理師在PTT爆料,護理師在病患開刀麻醉時,用手機拍下生殖器及準備隆乳的胸部,甚至出手搓揉,被院方提告並依無故洩漏職務上秘密、散布猥褻照片、妨害秘密及妨害性隱私送辦。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要求衛生局1周交出調查報告。

2024年04月24日 11:13

下雨天易爆「4大呼吸道問題」 醫示警!

下雨天易爆「4大呼吸道問題」 醫示警!

因鋒面抵達台灣上空,今(24)日各地有雨,尤其中北部、東北部要留意較大雨勢,未來一週都容易下雨。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提醒,小心下雨也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的常見主因。他接著分析,包括感冒和流感、氣喘及過敏、肺炎與支氣管炎,恐因環境潮溼更容易傳播病毒、細菌,另外因鼻內分泌物變濃稠而易造成鼻竇炎。

2024年04月24日 10:30

洗衣精1成分是「潛在殺手」!譚敦慈警告:小心慢性中毒

洗衣精1成分是「潛在殺手」!譚敦慈警告:小心慢性中毒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造化學物質的世界中,這些人工化學物質有一部分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和荷爾蒙系統,干擾人體的生長與健康,大人小孩都無法倖免,而且有可能就藏身在天天使用的洗衣精當中,資深護理師譚敦慈教導消費者辨識出這些日常的潛在殺手。

2024年04月24日 10: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