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電商法/徵稅重塑市場 終結微商代購「野蠻時代」

▲大陸《電商法》出爐後,外界普遍認為是「衝著」微商及代購而來。(圖/翻攝新華網)

▲大陸《電商法》出爐後,外界普遍認為是「衝著」微商及代購而來。(圖/翻攝新華網)

記者魏有德/上海採訪報導

大陸《電子商務法》(下稱電商法)實施超過一週,在電商圈引起一陣波瀾,包括海外代購、個人微商,都將受到法律約束登記納稅。此外,電商平台也將受到監督,如放任盜版商品流竄,將「連坐」承擔侵權責任。業內人士分析,電商法的實施勢必重塑電商市場格局,產業鏈上的各環節都得做出適當的改變。

「微商」指的是在微信平台上,利用「朋友圈」或公眾號販售商品,正如同台灣民眾較常使用的通訊軟體LINE,也有賣家將商品擺在「貼文串」上,買家以加入好友的方式,在通訊軟體上交易,形成小規模的經濟模式。然而少部份「微商」沒有註冊納稅,商品參差不齊,甚至有盜版假貨魚目混珠,曾衍生不少社會問題。

▲大陸主流電商平台上,賣家常以退部份現金請消費者打好評的方式刷評價。(圖/記者魏有德攝)

▲大陸主流電商平台上,賣家常以退部份現金請消費者打好評的方式刷評價。(圖/記者魏有德攝)

《電商法》出爐後,外界普遍認為是「衝著」微商及代購而來,實則不然。由於電商法重新定義「電子商務經營者」,使微商、代購及網路直播都納入電商經營者範疇。與之前無法可管的環境相比,微商「野蠻生長」的情況將可緩解,此類經營者得受法律約束繳稅,不再存有「灰色地帶」。

對電商平台而言,影響層面其實並不小於微商。《電商法》明確指出,「不得編造用戶評價、商品搭售消費者要知情、不及時退還押金最高罰50萬、禁止用大數據殺熟(客)等規定」,使各平台近期紛紛對此做出更新,以符合法令標準。

據《ETtoday新聞雲》記者觀察,此前某些平台上購買飛機票、火車票等,頁面上都會有預設捆綁的套餐,例如多付10元可保證出行或加購保險,經平台軟體更新後,商品或服務時的預設搭售勾選選項已消失不見。此外,在主流電商平台上,賣家常以退部份現金請消費者打好評的方式刷評價,也將受到嚴格規範。

▲因應電商法,大陸某購票平台已經下架綑綁套餐的選項。(圖/翻攝中新網)

▲因應電商法,大陸某購票平台已經下架綑綁套餐的選項。(圖/翻攝中新網)

《電商法》上路後,包括天貓、淘寶、京東等主流的電商平台隨即做出反應,發佈有關提示及公告,蘇寧易購更直接為商戶上線有關電商法的培訓課程。不僅如此,這些電商平台還對用戶評價、商家退出等基礎規定做出相應調整與修訂。

據了解,《電商法》頒布後,仍存在一定盲區,包括微商只發圖片、用中文以外的文字做商品介紹,透過軟體自動識別,查處違法的難度會大大增加;「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不需登記,但法規內並無明確指出「零星小額」的金額是多少。因此,配套措施尚未完全的情況下,多數人仍持觀望態度,等待細則出爐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解密電商法/正規網店拍手叫好 代購「畫商品」規避查緝
解密電商法/史上最嚴89條 業內分析:逐步整頓跨境電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