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風景更美 她們號召「撿垃圾」6年多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2012年的夏天,3位女大學生發起撿垃圾環島壯遊,並成立粉絲頁,如今有2萬多人追蹤。左起分別為薛芮哲、鄭洵、蔡佩珊。

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文/林佳予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今天用「淨灘」響應一個從2012年就發起的「撿垃圾」行動,而當初這個活動的初發想者,是3位女大學生,她們雖不同校,當時卻有個共同名字─慈濟大專青年。

2012年的夏天,3位分別來自政治大學的薛芮哲、鄭洵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蔡佩珊,因為參加「慈濟大專青年社」(簡稱慈青社)而認識,他們在社團裡學到環保、公益等觀念,在2012年規劃暑假計畫時,想到把環保帶入環島,於是揹起登山包、洗衣籃展開環島壯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過程曾遭同齡者驅趕,但更多網友以行動支持,讓原來只有3人的環島壯遊,新增到約1百人參與。「『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粉絲頁目前有2萬多人追蹤,一開始以「清淨家園」為主,後來海洋垃圾與塑膠問題逐漸被關注,3人不定期舉辦淨灘、淨山等一系列減塑活動。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集合、淨灘。其中有家長帶著小孩一起來響應淨灘。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1月5日淨灘活動從9點半到11點,短短1個多小時共清出36袋、約3百公斤的垃圾,包含玻璃瓶、塑膠瓶、保麗龍、浮球、紙製容器,還有被廢棄的塑膠桶、塑膠管、鐵桶、鐵皮、漁網、木板、針筒等。響應淨灘的有大學生、有剛投入職場的年輕人、有公益團體,也有的是父母帶著小孩來。

淨灘民眾中,有幾位是淡水人,年紀最小的是未滿3歲的楊小弟弟,楊媽媽在粉絲頁得知淨灘訊息覺得很有教育意義。楊媽媽牽著楊小弟弟沿著海岸撿拾小垃圾,一邊跟楊小弟弟說這個洞穴可能是哪個小動物的家,我們幫忙把垃圾撿乾淨。楊媽媽表示,撿到比較多的是塑膠吸管、湯匙、塑膠碎片,平時會帶楊小弟弟來沙灘玩,今天利用假日帶他來看看不一樣的海邊。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淨灘民眾有的是父母帶小孩來,其中年紀最小的是未滿3歲的楊小弟弟(上圖),楊媽媽牽著他沿著海岸撿拾小垃圾,楊媽媽表示,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這次淨灘的總召蔡佩珊分享,當時我們覺得「撿垃圾」是一件最簡單、只要「有手、有腳、有時間」就可以做到的事,然後還可以持續帶動其他人。當時才大三的蔡佩珊,目前已在讀碩士,課餘時間或有人邀約,就會前往分享淨灘、減塑相關內容,希望能夠有更多人關注這個議題。

蔡佩珊表示,感謝一直都有這麼多人來響應、幫忙,哪怕只是撥出一點時間,對保護生態都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慈濟基金會表示,海洋生態已是全球關注議題,透過在地淨灘活動,盼能邀約更多民眾共同愛護大地。

▼這次淨灘的總召蔡佩珊(左)表示,感謝一直都有這麼多人來響應、幫忙,哪怕只是撥出一點時間,對保護生態都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響應淨灘的年輕人都是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

▲▼1月5日的淡水沙崙海灘,超過70位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年輕人與民眾,一早捨棄溫暖的被窩,9點陸續抵達集合,他們不是來看海景,而是要讓海洋更美麗。多數人從「『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臉書粉絲頁獲得訊息。(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