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內臟脂肪指數愈高,慢性腎病風險高1.5倍。(圖/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肥胖常引發許多慢性疾病,但較少會和腎臟病聯想在一起。長庚醫院針對2萬多名接受健康檢查的成人,計算每個人的內臟脂肪指數(VAI)並分析與慢性腎臟病的關聯,結果發現VAI越高的人,血壓、血脂、空腹血糖就越高,腎功能也越差,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高出1.5倍。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膽囊疾病、心肌梗塞、腦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退化性關節炎、深部靜脈栓塞等慢性疾病都與肥胖有高度相關,肥胖甚至也是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等的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在1996年正式將肥胖列為一種慢性疾病。
為了解內臟脂肪指數與腎臟病的關聯程度,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蒐集2013年共23,570位在長庚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成人,依公式計算每人的內臟脂肪指數,並分析此指數與慢性腎臟病的關聯,結果發現,隨著VAI數值上升,血壓、血脂、空腹血糖也有隨之增高的趨勢,腎功能則是越差。此研究已刊登於2018年3月的國際期刊「腎臟營養學雜誌(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
▲肥胖和心肌梗塞等慢性疾病有高度相關。(圖/達志示意圖)
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陳逸娟醫師說明,VIA是歐洲發展出來的評估方式,是結合身體量測及抽血數據,設計公式來計算內臟脂肪指數(Visceral adiposity index),此指數已被證實與內臟脂肪的比例及肥胖的諸多併發症呈高度相關,甚至比腰臀比、腰圍等參數更具代表性。
因為目前國際間尚無公訂的VAI正常值切點,研究進一步將該群成人的VAI由低到高分成四組,將VAI數值最高(>3.7)的一組人定義為VAI異常,其餘三組人定義為正常。結果發現VAI異常者和正常者相比,有慢性腎臟病(腎絲球過濾率<6)的風險為1.5倍。
陳逸娟說,這樣的現象在男性更加明顯,男性VAI>4.3定義為異常,腎臟病風險為正常者1.6倍;女性VAI>2.9定義為異常,腎臟病風險為正常者1.3倍,男女性之間的差異,可能是因為脂肪總量增加時,在荷爾蒙的影響下,女性傾向堆積於皮下,而男性較常堆積於內臟周圍,使得VAI在女性的應用效果不如男性顯著。
另外,近年來已有研究指出,「中廣型肥胖」可用「腰臀比」為指標,數值越大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跟著提高,推測原因可能與內臟脂肪所分泌的一些發炎因子、腎臟血流增加使腎絲球超過負荷腎臟血管硬化等多重機轉相關。
陳逸娟提醒,對於糖尿病、高血壓等易合併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務必控制日常飲食,依照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等建議,多攝取全穀類、蔬果、豆類、堅果類等,避免油膩食物、紅肉、甜食、手搖飲,以及要多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以避免腎臟病變的發生。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