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啟惠涉貪案贏回清白/司法終將還我最後的公義

2018年12月28日 11:12

12/28更新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被控2012年間收受浩鼎生技公司董事長張念慈3000張股票市值9300萬元的浩鼎股票,而將中研院醣分子研究成果私相授受給浩鼎,被士林地檢署依貪污罪起訴,經過近兩年審理,今判翁啟惠無罪。 

記者宋良義、吳銘峯、王淑君/台北報導 

從呼聲最高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到因浩鼎案被檢方以貪污罪嫌起訴,前中研院長翁啟惠遭到輿論審判,但他在在強調未曾私下交付材料給廠商,更從未做任何不法或不道德的事。他認為,是因為檢方與社會大眾對於技術移轉不了解而誤解。

2014年獲頒有「諾貝爾獎前哨站」之稱的沃爾夫化學獎,更是台灣首位獲獎者,翁啟惠的學術成就,國際學術界均認為他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為台灣爭光,但因為被捲入浩鼎案,遭到限制出境,讓他沒有心情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扼殺了翁啟惠的學術生命,也扼殺了台灣可能獲得的諾貝爾獎機會。

技轉,是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若非透過技轉,研究成果無法造福社會,研究的影響力有限。「因為有研究才有發明,有發明才有技轉」,這種產學合作的模式,在國外可是被大大推行,尤其在生技產業界,更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基礎研究技術移轉後順利發展成藥品、產品,在生技產業的成功率僅有5%~10%,因此,後續接棒的研究者、實驗者,將有大比例的失敗可能,要冒很大的風險。以國外的實例來看,研究單位完成基礎研究後,政府通常鼓勵技術移轉,讓有資金、有興趣及能力的廠商接續研究與實驗,政府就可以分散失敗風險。

▲▼司法人權人物影音專訪,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圖/記者李毓康攝)

▲放棄國外的高薪卻身陷官司,前中研院長翁啟惠不後悔回台服務,「回來就是想幫忙!想幫忙台灣的研究環境跟台灣的生技產業。」(圖/記者李毓康攝)

翁啟惠在美國的多項研究,經過技轉後,發展成治療10種以上癌症的產品與疫苗;而中研院的重大技轉案中,更有一半以上都是他的研究成果。「在國外這是被鼓勵的!」翁啟惠說道,「如果一個教授研究的東西沒有價值,那會被看不起的!但在台灣好像相反,你最好不要去碰技轉,就好好花政府的錢、做研究、發表論文就算了。」對他來說,「研究就要有影響力,而影響力就是研究成果被發展成藥品、產品,造福人類!」

放棄國外的高薪,毅然決然回台灣服務,希望協助政府發展生技產業,「回來就是想幫忙!想幫忙台灣的研究環境跟台灣的生技產業。」翁啟惠說:「沒想到最後變成這樣,我完全沒有想到。」訪談的最後,問他會後悔回台灣嗎?他說:「不會,我回來就是為了要解決問題,但萬萬沒想到我自己出了問題,而且非常嚴重的被誤解……。但不會因為這樣,我就選擇不回來,不可能這樣子。」

翁啟惠專訪(一)/為不存在的罪付出清譽

翁啟惠專訪(二)/期盼有客觀公正的司法

翁啟惠專訪(三)/不要扼殺台灣最接近諾貝爾獎的機會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