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東奧正名促動「首投族」走進投票所 7位8年級生這樣說...

▲選舉公報,投票通知,公投,大選,公民投票,民主。(圖/記者謝婷婷攝)

▲選舉公報與公投公報示意圖。(示意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袁茵/台北報導

今年綁九合一大選的公投案共有10項,每一項的討論熱度都非常高,這10項公投案中因為包括了同婚議題,特別吸引多半對政治冷感的「首投族」目光,也促動了年滿20歲卻還沒過投票的選民躍躍欲試,形成了一種「公投為主,大選為輔」的特別現象。

22歲戶籍地在桃園的吳同學說,由於上次2016年總統大選時年紀不到,所以無法投票;其實她對大選沒有什麼感覺,只是為了婚姻平權和東奧正名公投而去投票。「他們的愛跟我們異性戀是一樣的,不要剝奪他們的權益,愛不分性別吧!」

被問到為什麼會這樣想時,原本大方坦承支持婚姻平權14、15號公投的吳同學,突然沉默了大約2秒,才坦承「其實我以前反同,我那時候想說,如果有人告訴我『我是同志』,我們就不要做朋友了。」但她後來認識了一名同志朋友,聽聞對方和男友在家相處時,因為家人會突然回家,使對方男友得「躲在衣櫃裡面」,無法光明正大地談場戀愛。

「可是明明都是愛,為什麼有差別待遇?」吳同學說,她的同志朋友與男友在外面無法牽手,就算躲在家裡面,也不能好好談戀愛,這讓對方哭了好多次,還曾經崩潰地大喊「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當異性戀啊!可是我沒有辦法…」。

至於東奧正名,「我覺得很多人沒有把台灣當國家,如果我們用台灣出賽,很多人會反對這事情,甚至不願意讓我們參加。如果現在能參賽,那也沒什麼差別」,畢竟還是運動員的參賽權益要緊。

▲  2018年同志大遊行▼             。(圖/記者周書羽攝)

▲吳同學說,自己以前是反同性戀者,直到認識了同志朋友,才改變了想法。圖為2018年同志大遊行,非當事人。(圖/記者周書羽攝)

「我反對同性婚姻!」今年21歲、戶籍地在台北市的徐同學表示,儘管家人覺得投票太麻煩,勸她也不要投,但自己仍想出來行使投票權,並且對幸福盟的10、11號公投投下同意票,至於13號「另立專法」議題,因為沒有細項說明是以何種形式來保障同志權益,所以不同意。

但儘管自己不同意另立專法,徐同學也不同意修改民法,因為「我支持民法婚姻規定,限一男一女結合」,另外,由於擔心國中、小同學太早接觸到同志教育,會使其性別錯亂,導致教育出現問題,所以也不贊同。

「10月的時候,我連幾號選舉都不知道。」戶籍地在台北的22歲王先生提到,收到公報後才開始關注大選和公投,之所以會想出門投票,是因為「我是第一次(投票)啊!就很新鮮嘛!第一次什麼都有趣。」所以不論是大選還是公投,都很想要投。至於想要投什麼?「我都很想投,唯獨第11號特別想投不同意。」

王先生說,孩子有權提早認識自己的性向,「性別錯亂屬於自我認同的一部分,跟長大的過程一樣,是一定會經歷的事情。且性平錯亂只是反面的一種結果,一定也有因為提早認識性平教育,而更認識自己的孩子,不能如此憑一而論。」

▲▼親子教育,小學生上課(圖/記者姜國輝攝)

▲王先生認為,孩子也有權利提早認識自己的性向。圖為小學生上課示意圖。(示意圖/記者姜國輝攝)

住在新北市,但戶籍地是台北市的吳小姐透露,自己25歲,但過去從沒有投過票,「任何一次都沒有!因為以前覺得…這些大人都是那樣,該貪汙的都會貪汙,選誰都一樣。」其實過去對市長投票沒什麼觀念,這次因為同婚公投,以及出現心目中認同的好市長候選人,才特別想出來行使投票權,不然「我以前真的都不管(政治)。」

「可是我反對同性婚姻,我會不會被罵?」吳小姐坦承,希望孩子一開始能建立在「一男一女」的關係上,但「我並不排斥同性戀!我希望他們可以有住院探視權!」可是合法化這種事情,就是不能認同。

吳小姐說,自己不是「極端」的那群,不是全然反同,更不是全然挺同,「我認為他們不應該被歧視,但結婚讓我覺得有點…他們可以擁有住院探視之類的權利,畢竟兩個人是相愛的,這不可以剝奪!」但希望能立專法,保障同志的權益,例如:同居多久時間、或是有其他登記的管道。

戶籍在北市的22歲李先生表示,不論是大選或公投,他都很有興趣,因為想「執行我人生第一次投票,而且我想投給柯文哲。」不過他對公投抱持質疑,深怕就算公投過了,也不一定真的會執行,且「如果挺同跟反同都過了,那最後該怎麼處理?」

針對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李先生認為「這是要教小朋友尊重不同生理、心理性別的人」,最重要的還是「尊重」這2個字,但由於部分反同人士的言論,加深了自己要挺同的念頭,「我覺得是這樣啦…你可以不喜歡他們(同性戀),但你必須尊重他們。只要是人,都有愛人的權利啊!簡單來說就是『他喜歡誰干你X事』」。

而東奧正名這一部分,李先生則是「投個希望而已」,反正最終決定權不在自己手上,能做的只是督促政府而已,不過「我覺得可以改名的機率不大啦!」而且若改名後影響到運動員參賽權,那就沒什麼必要了,畢竟「他們認真那麼久,就因為你想要改名而不能去比賽,這樣也太可憐了吧?」此外,他也想支持以核養綠,因為怕只用火力、天然氣等發電會不夠。

▲▼運動員反對東奧正名公投,周天成,林怡君, 楊俊瀚,鄭兆村,許淑淨,林敬能,李孟恩,田家榛,蔡辰威。奧運人協會杜台新(圖/記者張一中攝)

▲李先生和陳同學都覺得,如果東奧正名過了卻導致運動員無法參賽,那就不用改名了。圖為運動員站出來反對東奧正名公投。(圖/記者張一中攝)

「大選可以不投,但公投不行。」戶籍在新北市的22歲陳同學說,自己對大選和公投有不一樣的看法,但「我寧可只投公投,因為這次公投對台灣影響太嚴重了!」市長隨時都可能會換掉或跑掉,但公投是長期的方向,嚴重影響到台灣未來。

陳同學最想投以核養綠公投,「因為台灣的現況是,關掉了核電廠反而帶來了汙染。我覺得就算要關(核電廠),也要先把污染的問題解決掉,意思是沒有乾淨的替代能源,就沒理由關掉核能!而且核能到目前為止,技術上已經可以達到零汙染了。」他擔憂台灣沒有足夠的電,導致高科技廠「死光光」,加上又沒有觀光人潮,那「(台灣)就真的沒救了。」

面對部分人民對於核能汙染抱持遲疑態度,陳同學強調,核污染早已有技術能解決,很多學者都有出來說明,並拿出數據佐證,至於核電廠建築物本身安不安全,自己沒有看到數據,所以並不清楚,但「我相信技術,大於相信台灣人的肺。」

關於東奧正名的部分,陳同學擔心公投過了,運動員就上不了場了,「我不相信北京會讓他們上場,統獨問題還是不要隨便去觸碰的好。」以運動員權益為優先考量順序,「全世界都知道中華台北是台灣,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們沒必要拿刀去劃開兩岸的和平。

▲  2018年同志大遊行▼             。(圖/記者周書羽攝)

▲宋同學提到,原本和樂融融的教會,卻因為同性戀而產生變化,讓他覺得好噁心。圖為2018年同志遊行,非當事人。(示意圖/記者周書羽攝)

這次的婚姻平權公投,對第一次投票的22歲宋同學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本身就是男同性戀者,所以想支持自己的權益,當然他也想投大選,想擺脫除了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外,都是藍綠執政的狀況。

宋同學提到,自己曾有被歧視的經驗,過去因為活動而加入教會的他,當初覺得教友們非常「正能量」,是一個可以放輕鬆的地方,但某天剛好碰上了同志遊行,教會開始瀰漫著「反同」氛圍,還要年輕的青少年簽署「反同連署書」,甚至出現「同性戀是罪人,是不該存在之人」的言論,讓他感到非常地噁心。

「基本上我都是抱著『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概念在看待這件事,但是今天那群人用著藉口來打壓我們,我沒辦法接受。」宋同學說,同性戀這種東西,是一直都存在的事實,這項公投只是「把原本被忽視的東西搬上檯面」而已。

不過宋同學也坦言,「另立專法」也沒關係,或許其他人會說修民法比較不會被歧視,但自認為歧視已是根深蒂固的事實,不會因為修改民法或立專法而改變太多,且「有時候會想著,部分同志也是很超過,為什麼同志遊行一定要暴露?有些甚至到妨害風化的程度!如果想要和大家一樣,為什麼不是穿跟大家一樣的衣服,而是穿著一條內褲去遊行?」

▲▼2018同志大遊行。(圖/記者周書羽攝)

▲剛滿18歲的徐同學說,周遭朋友都很關心公投,自己也為了投票,從外縣市特別趕回戶籍地。圖為2018年同志遊行,非當事人。(示意圖/記者周書羽攝)

學校位在花蓮,但為了投公投而特別回到嘉義市的18歲徐同學說,在去年關注到公投門檻下修、投票年齡降低至18歲,沒想到今年就有了10個公投案,既然自己支持同性婚姻,又符合投票年齡,那「如果因為自己的一票,而得到想要的結果,為什麼不回去公投呢?」

其實剛滿18歲的少年對於公投關注度,不比擁有九合一大選投票資格的20歲成年人來得低。徐同學提到,自己的同學都會在臉書上轉發公投的相關圖文,關於同性婚姻的議題,「其實很多朋友比我還要熱衷,他們應該更能講得比我頭頭是道。但我覺得2個相愛的人就該要有自行選擇是否結婚的權利,況且同志只是跟我們性傾向不同而已,不會因為保障了他們,損失異性戀的任何權益。」

身為高中學生的徐同學,她認為性平教育應是要教導人去尊重、平等對待別人,這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果等到高中才教,那難道是「直接忽視前階段(國中、國小)可能發生的歧視嗎?」而對於能夠第一次投票,她感到很開心,也想為長久以來在追求同婚的人盡一份心力。

▼10案公投綁大選一次看。(圖/記者李帛窈 整理製表)

▲▼10案公投綁大選一次看。(圖/記者李帛窈 整理製表)

▼ETtoday新聞雲特別製作「公投小抄」,有需要的民眾自行下載後先思考自己要投的選項,也可列印出來帶進投票所,圖中橫線上方也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或暱稱喔!

▲▼公投小抄。(圖/記者李帛窈 整理製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