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度/熟能並不能生巧 想達成目標,不是苦幹就行!訓練品質是關鍵

時間,時鐘,沙漏。(圖/達志/示意圖)

▲Malcolm Gladwell提出「1萬小時定律」,1萬小時為「能讓你成為專家的引爆點」。(圖/達志/示意圖)

●立馬度,MP/《經理人月刊》百大經理人獲獎者,台灣十大國際品牌物聯網公司協理。Kathy Chang/《Girls in Tech Taiwan》「40 Under 40 Women in Tech」獲獎者,曾任職於東南亞電商的新加坡總部,目前在歐洲做數位金融。

「_______ makes perfect!」

如果問你,底線應該填入什麼,相信大家毫不猶豫都會回答:Practice!

Yes!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幾乎是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世界頂尖的運動員、音樂家,不都是從三歲、五歲,就開始接受常人沒有經歷的長期訓練,長大才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嗎?那麼究竟,要多久的練習才有辦法變成專家呢?

著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根據一份心理學研究,在他的暢銷著作「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提出了「1萬小時定律」(10,000-Hour Rule):他稱1萬小時為「能讓你成為專家的引爆點」。也就是說,其實一般人與專家的差距,主要只在於「練習」時間的長短;一旦練習超過1萬個小時,一般人也能晉升專家的行列。

然而,這是真的嗎?

2014年普林斯頓大學領導的研究發現,在各項領域中的表現:

在遊戲領域中,「練習」可以解釋26%的成果。

在音樂領域中,「練習」可以解釋21%的成果。

在運動領域中,「練習」可以解釋18%的成果。

在教育學習的領域中,「練習」只能解釋4%的成果。

在職場領域中,「練習」只能解釋不到1%的成果,並且還不顯著。

看到這樣的結果,最想問的問題是:不是說好練習、苦幹實幹好好打拚就可以嗎?怎麼好像練習與成果的關聯連一半都不到?那其他的因素是什麼?

發現1/越是高度變動、難以預測的環境中,不斷地練習能帶來的幫助越少。

研究中提到,「跑步」算是「高度可預測性」的活動,而「劍道比賽」與「飛航緊急狀況」,算是「中度」與「低度」可預測性活動的代表。

在跑步這種高度可預測性的環境,練習的助益最大;然而,在低度可預測環境中,就算機師經過不斷地訓練,發生空中突發狀況時,很遺憾地也不一定能夠幫助應變。

這些對應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碰到的高度可預測性的活動,例如健身減重,通常只要持之以恆練習,都能有些一些成果,但到了創業、職場這種低度可預測的環境,若只是重複的練習某項技能,帶來的幫助效果隨著次數增加快速地遞減。

發現2/「1萬個小時成為專家定律」的謬誤:Quality Also Matters!

Gladwell的1萬小時定律,是根據心理學家Anders Ericsson的研究提出的。但Ericsson也跳出來澄清,希望糾正大家對於他的研究與1萬個小時定律的觀點。

Ericsson說:練習的「品質」才是關鍵,不是時間長了就可以。

1萬個小時是成為專家所需的練習時間的「平均值」,而不是「引爆點」!事實上,一份2007年的研究顯示,即便是在頂尖棋手中,有人辛苦累積超過23,000小時的練習才躋身大師行列,但有人練習不到3千小時就成為頂尖棋手了。
練習,只是帶來你對某種技能的「掌控力」,你還需要其他因素來幫助你「進步」!
想成為頂尖高爾夫球手,但如果你揮竿1萬次都是錯的,也只會讓你脊椎側彎而已。除了練習之外,能幫助你「進步」的因素還有以下三個:

建立智慧回饋迴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探討,因應科技的進步, 應該有更聰明的做法來建立練習跟回饋的機制。也就是利用手機APP,「記錄」、「修正」與「追蹤」自己的成果。

剛開始紀錄都會有種感覺…好像沒甚麼進展,幹嘛要做這件事情。但是一定要耐下心來,這可以帶來兩個功能,早期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即時修正。

例如:發現體重下降了,但脂肪量卻增加,代表減掉的都是肌肉!此時你就需要做些調整。如果不記錄與追蹤,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進展與可以加強修正的地方,就會一路錯下去。不要覺得記錄拍攝自己揮竿,或是自拍健身後的模樣,是很「自戀」的行為!

研究說,記錄幫助你修正,可追蹤的進展幫助你增加成就感,讓你能持之以恆。「記錄」其實是自我提升必要的步驟!

廣納「專家的回饋」

有時候要達成目標不能只是自己埋頭苦幹。專家與過來人的經驗,能夠幫助你更快往前。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上傳自己深蹲的影片,或是吃的菜單到健身社團,請大家給予指導,避免反覆做出錯誤的動作,或是一直吃錯東西。

在電腦工程師的世界也有類似的行為,把自己的編碼上傳至Code Review等社群,讓群人來幫助你debug或完善你的編碼!

成為別人廣納回饋的專家之一 

傳統的說法是,「想進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把別人也教會」。不論你是在減重、學語言樂器、創業,享自己的經驗、給別人回饋,就是自己進步的好方法之一!

Practice Makes Perfect這句話,只對了3分之1。實踐目標其他所需的3分之2,不是苦幹實幹就能達成!你還需要聰明一點的其他三種力量:你自己的力量(記錄修正與追蹤)、別人(專家)給你的力量、以及成為別人力量的力量(當別人的專家)!

熱門點閱》
►1+1大於2 情侶在一起省的不只是錢,還能互相支持讓夢想實現
►獨立、熱愛工作、堅持實用主義 日本單身輕熟女的生活模式原來這麼簡單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立馬度》網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