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了!女愛洗下體「細菌往上送」 婦醫曝嚴重後果:洗不得

2018年09月2日 23:24

女愛洗下體「細菌往上送」後果嚴重。(圖/Pixabay、記者李佳蓉攝)
▲女孩們,你也有洗下體的習慣嗎?(圖/Pixabay、記者李佳蓉攝)

文/林正權醫師

最近連續來了兩位孕婦主訴腹痛又發燒的案例。

一位是27歲已有4個月身孕的年輕孕婦,一位是31歲已生過第一胎、現有3個月身孕的女性。她們皆掛過急診及其他家門診,但幾天下來,還是一直發燒,故轉來診間。她們最近並無拉肚子或感冒的現象,敲打後腰也沒怎麼樣,我提議要內診,她們稍微考慮一下也就點頭了。

我先從腹內檢查起,腹部上頭沒事,子宮部份也OK,可是腹後就不行了,她們直喊痛,我說這可能就是病因了。我將手退回來,再檢查陰道雙側,她們也叫痛,因陰道的分泌物顏色也怪怪的,基於這三個徵候,據經驗告知,我直覺她們可能有沖洗陰道的習慣。

但因為她們是孕婦,沖洗的事是很少聽聞的,何況她們是年輕的新世代,所以我還不敢確定,但我還是問了,結果真的被我猜著!

「妳不是懷孕了嗎?怎麼會想去沖洗陰道呢?」我問。

「這不可以嗎?網路都是這樣寫的。」兩人都這麼回答我。

「這個就是妳們發燒腹痛的原因了,這個習慣不可以。」

「這不可以嗎?我都用很貴的清潔液呢!」

她們都認為這樣做才可以保持陰道乾淨。平時在診間,我常常碰到有陰道沖洗習慣的女性,但孕婦也有這個動作,而且發生在年輕女性,這倒是新鮮事。我除了請她們要戒掉這種習慣外,也給予藥物治療,三天後回診,都說好了。

女性愛乾淨,人人皆然,但找上陰道,我卻一直非常不解。二、三十年前台灣醫學常識普遍不及,母字輩傳襲下來的陰道沖洗當道還無可厚非,可是在網路資源發達的今天,還有年輕女性延用舊習,則令人百思不解。

▼醫師不解,「過度灌洗」下體容易感染,仍有許多年輕女性這麼做。(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下體,腿,私密處,陰道,性暗示。(圖/記者李佳蓉攝)

最近就連續發現好幾位二、三十歲的年輕小姐有此習性,包括這二位正在懷孕的媽媽,問她們為什麼?幾乎一致的口徑都是「不是這樣才可以保持陰道乾淨嗎?」我只能傻愣在那邊,心想這是那裡教的?

在門診,因為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居多,所以可以發現她們沖洗陰道的比例很高,這可以從這些國家婦產科醫生發表在國際性雜誌上的文章得到印證,大致來講約有70%左右。可是查到美國版的醫學文章,卻也發現美國女性熱衷陰道沖洗的人數也不少,真的讓人出乎意料之外,比例也在3成左右,其中青少女(15~19歲之間)就有15.5%之多,而20~24歲的也高到28%左右,若再進一層研究,有過一次沖洗經驗的女性竟高達64~79%之間(12~25歲),究其原因,大家的理由幾乎一致,就是:

1. 想保持陰道環境的乾淨,這也難怪,因為排卵期或月經前陰道總會無緣無故濕濕的。
2. 想減少細菌的感染或精液的留存。
3. 維持身體的聖潔,如進入廟堂或教會之前。
4. 免除婦科就診時的尷尬。

究其起因,長輩或母親教的觀念佔最大宗。
用什麼方法?手指頭最多,其次依序是蓮蓬頭、沖洗器。
用什麼材料?最多是清水,再來是市售的清潔液。
她們的想法、做法看起來都對,可是事實上她們錯了。

內褲,私密處,小褲褲,下體(圖/達志/示意圖)
▲洗私密處容易引發細菌被往上送,最終導致腹腔感染。(圖/達志/示意圖)

理由是這樣子的,女性的生殖器官陰唇、陰道、子宮、輸卵管,雖然外型大不同,但是內部卻是互相連繫在一起的一條通,也就是像一條7-11式的通道,外來的細菌可以毫無阻礙下直搗子宮腔、腹腔。子宮是重點器官,腔內本是無菌無塵的,可是隔鄰陰道卻是個充滿無數細菌族群的地方,子宮僅靠單薄的子宮頸管來防禦來犯,本來就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此時主人又用沖洗來企圖淨化陰道,那不是就更容易將細菌往上送?

再來,陰道原本就有陰道桿菌負責塑造陰道酸性環境,可以有效地壓制病原菌的猖獗,可是沖洗的動作卻傷害了陰道桿菌,讓這種有益菌大量流失。這樣一來,世局就大翻轉,蟄伏的陰道病原菌就趁機反撲,不但陰道分泌物增多,味道也酸化了,它們也會大舉進攻子宮等器官,而造成沿路各器官的發炎,如子宮發炎、輸卵管發炎,到最後,連骨盆腔也淪陷發炎了。骨盆腔是幾乎封閉的空間,易進難出,所以進來的細菌群會逐漸累積,結果可想而知,就是腹痛發燒。所以陰道沖洗是玩不得的,孕婦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市售的沖洗液,都是化學製品,不管它們介紹產品性質多接近體質,仍然是刺激品,仍然會傷害,所以不用它們才是上策。

本文作者:林正權,現任林正權婦產科診所醫師。
本文經授權轉自:商周《多數女性都想錯了!婦產科醫師:陰道不沖洗,反而更乾淨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