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台劇

流星花園 台版日版韓版

▲2001年開播的《流星花園》,是偶像劇風潮先鋒。(圖/本網資料照片)

論台灣電視劇20年進化史

台灣電視節目的製作型態,早從老三台時期便逐漸形成一種「製作外包」的型態,這使得老三台宰制了節目播放頻道,將市場競爭壓力轉嫁到中小型節目製作公司。1994年有線電視合法化,新興電視頻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象徵台灣電視「老三台」時代結束,進入百家爭鳴的階段。

對製作公司而言,頻道開放看似絕佳的機會,促使許多新興團隊投入,但惡劣的製作條件並未改善,也侷限了這些製作公司的發展,許多長期依附於三台節目的製作網絡,包括資深電視劇製作人如瓊瑤、周遊或是楊佩佩等人,透過協製、合拍的方式,逐漸將電視劇製作的重心轉移至產業發展仍在起步階段的中國。

另一方面,面對大量節目需求,新設電視頻道開始向香港、日本、歐美等地外購電影、戲劇,2000年開始,八大、緯來等頻道甚至引進韓國電視劇,造成韓劇熱潮,外來戲劇顯然排擠了本地電視節目的製作資源。

千禧年前後,市場的競奪更加確立了財團掌控頻道,以及有線電視系統的壟斷態勢,先前參與製作三台電視劇的許多知名導演、演員和製作人,都紛紛跑到中國參與所謂「大陸劇」的製作。產業結構和環境改變形成新的破口,十多年來台灣電視劇的兩大類型:「鄉土劇」和「偶像劇」也在此時崛起,許多偶像劇的製作團隊若非來自綜藝節目製作,便是甫投入電視產業的生力軍。

偶像劇商業模式與流行文化滲透

2001年開播的《流星花園》作為偶像劇風潮先鋒,幕後製作人柴智屏,過去是家喻戶曉的綜藝節目《超級星期天》的製作人。同年在台視播出的《吐司男之吻》,也是綜藝製作人王鈞的戲劇處女作。製作八大電視第一齣自製偶像劇《鬥魚》的製作人柯宜勤,首部戲劇代表作則是堪稱校園偶像劇鼻祖的《麻辣鮮師》。曾任三立戲劇總監的陳玉珊,在第一齣偶像劇作品《薰衣草》之前,亦曾有製播古裝長壽劇《戲說台灣》的製作經驗。

戲劇製作的新血注入,造就戲劇題材和類型的變化。在商業經營模式上,偶像劇聚合了如藝人經紀、唱片製作發行,捧紅許多偶像明星,周邊產業如流行服飾、甚至是地方觀光等收益,更是與過去大不相同。若要繼續追問「為什麼是偶像劇」,從幾齣偶像劇的內容特徵便能察覺答案所在,《流星花園》片中充滿濃厚的「日本風」當時便曾引起媒體關注,無論是《流星花園》的道明寺、杉菜,《愛情白皮書》的成美、掛居,還是《惡魔在身邊》的齊悅、江猛,主要角色的名字都充滿「日式風情」,改編日本漫畫也一直是偶像劇製作的常態,直到晚近風潮才逐漸退去。

這樣的趨勢顯示這群參與及創作台灣偶像劇的戲劇製作人才,深受日劇、漫畫、綜藝節目等等日本流行文化產品的薰陶,也透露出1990年代日本流行文化在東亞、東南亞的影響力,台灣、韓國新興的電視劇,無論敘事結構和拍攝手法,都深受日本趨勢劇(Trendy Drama)風潮影響。

此外,韓劇在1990年代後期異軍突起,發展早於台灣偶像劇的出現,八大電視於2000年就引進了第一部韓劇《火花》,相繼播出的《藍色生死戀》、《愛上女主播》更是在台灣掀起了韓劇熱潮;而三立推出的第一部偶像劇《薰衣草》,即便企圖標榜與日本漫畫改編不同,強調台灣原創內容的特性,卻也曾在報紙上被描述為「有韓劇『藍色生死戀』的影子」,這也是流行文化交流的結果導致。

製作成本停滯,台劇外銷競爭力現疲態

隨戲劇類型持續發展、製作品質提升,製作成本由早年的一集70、80萬,發展到平均200萬左右的製作規模,但在國內電視廣告市場受為數眾多的頻道瓜分之下,即便戲劇置入和廠商贊助已相當普遍,提升製作預算仍顯得非常困難。

這使得台灣偶像劇的海外版權銷售,成為製作單位、電視台重要收益來源。媒體自由化讓電視節目的跨國貿易更加頻繁,台灣偶像劇融入部份日、韓劇的特質,交織在地的社會文化背景,加上愛情故事此類具普世性的題材,本身就帶有銷售海外的潛質。

但海外版權銷售的收益,並未解決產業內部本身存在的問題,台灣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始終停滯在一個區段,面對日、韓、中、泰等地持續投入大量的製作成本,台灣偶像劇在跨國銷售市場的競爭力,已顯得捉襟見肘。

2008年三立電視台播出《命中注定我愛你》,及往後的《敗犬女王》、《小資女向前衝》,可看出其企圖進攻都會上班族女性市場的決心,只不過,角色設定雖然較具現實感,整體敘事結構仍難跳脫愛情童話框架。產業的困窘,連帶使得戲劇題材趨向保守,更讓台劇顯得疲態,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被視為偶像劇最後的收視高峰。

新台劇力求突破,產業問題仍待解決

在偶像劇之外,也不乏戲劇製作力求突破的案例。2008年,王小棣導演與三立合作推出《波麗士大人》,以基層警察的故事帶來新氣象,讓人看到試圖在產業困境中尋求突破的企圖。這樣的企圖心也同樣反映在2009年由公共電視與蔡岳勳導演合製的《痞子英雄》。對應到近幾年,如2015年客家電視的《出境事務所》以禮儀師為故事,或公共電視的《麻醉風暴》聚焦在醫療體系的問題,都可以看到新題材、新類型的大膽嘗試。

相對於公廣集團推出學生劇展、人生劇展等實驗型短劇,商業電視台TVBS則持續穩定投入戲劇製作,包括今年在金鐘獲獎的《酸甜之味》及《遺憾拼圖》,都將合作廠商經營的產業(生命事業與房仲)融入於劇情中,卻未影響戲劇品質,不失為一種戲劇節目廣告合作新模式。

電視頻道仍是提供戲劇製播經費的主要來源,但因廣告市場的萎縮、稀釋,有線系統商的收益到目前都尚未能理想地回饋到製作端。今年大獲好評的《植劇場》系列直到《花甲男孩轉大人》一劇才開出紅盤,也使得外界對於《植劇場》製播型態能否「被複製」抱持著懷疑態度。產業問題懸而未決,使得台灣戲劇的再次興起,猶如未定之天。

▲《花甲男孩轉大人》劉冠廷(前)演活盧廣仲的台客 ... 苦追江宜蓉(中)_(圖/好風光提供)

▲《花甲男孩轉大人》劇照。(圖/好風光提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鄭人豪,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專案企劃、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生。本文轉載自《Fountain新活水》,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