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學開公司「市值92億美元」 兄弟檔6年躍升億萬富翁

2018年07月26日 15:48

▲Stripe創辦人兄弟(圖/CFP)

▲Stripe創辦人兄弟;左:弟弟John Collison、右:哥哥Patrick Collison(圖/CFP)

文/Hayden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線上支付業者Stripe是一家價值92億美元公司,創辦人Collison 兄弟(哥哥Patrick目前身價11億美元)從小聰明過人,將中小企業申辦行動支付的手續由幾星期縮短為簡單採用他們兄弟寫的幾行程式就能搞定;外國人設立美國公司的手續也由幾個月簡化至幾天就能完成。其顛覆業界的做法連競爭對手的創辦人都來投資,但喜歡閱讀及珍惜時間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

有一部影片叫做「天才的禮物」(Gifted),描寫一位天資聰穎,智慧過人的小女孩,7歲時就會解大學程度的數學方程式。但像這樣的劇情有可能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嗎?答案是有的,在矽谷一家新創企業Stripe的創辦人Collison兄弟,就是屬於這樣子的天才。

▲Stripe創辦人兄弟(圖/CFP)

▲Collison兄弟接受Bloomberg Studio電視訪問。(圖/CFP)

Collison兄弟的父親經營了一家小旅館,由於他們兩兄弟從小就無法在旅館中幫上什麼忙,所以他們童年的時間都花費在看書上。在13歲那年,哥哥Patrick購買了一本程式語言的書,然後花一個週末看完了之後,就開始嘗試編寫網頁。因為哥哥的影響,弟弟John在14歲就完成了他第一個網頁。

★創新點:大幅縮短企業設立公司以及申請金流的時間,並以電腦螢幕顯示還有多少日子可活,做為不斷提醒自己愛惜光陰的方法。

本文3大重點:
1.天才兄弟不到20歲就賺百萬美元,最後還決定輟學創業。
2.擅長將複雜的流程大幅簡化,吸引競爭對手也來投資。
3.絕頂聰明仍不斷學習,珍惜時間才是成功的原因。

1.天才兄弟不到20歲就賺百萬美元,最後還決定輟學創業

Collison兄弟的聰穎即使是放在人才洋溢的舊金山矽谷作比較,也會顯得鶴立鷄群。大哥Patrick在16歳時迷上了一種名為LISP 的程式語言。由於這個語言是在50年代是被發明的,因此,它已經被人遺忘多年了。Patrick發現這個程式語言非常好用,因此,他決定將它更新,並命名為LISP Croma。

Patrick也因為這件事,獲得2005年愛爾蘭第41屆學生科學競賽展的青年科學家獎,但是,更重要的是Patrick發現了他喜歡為別人打造「工具」,讓他們能夠使用這些工具做更多的事,而這也反映在他之後的創業上。

Patrick的聰明才智,讓他只用了20天就完成別人要花2年才能完成準備的考試,而且在30項測驗裡全部拿到滿分。接著2006年便順利申請到麻省理工學院就讀,雙主修數學和物理。兩年後,弟弟John以愛爾蘭應屆畢業生第一名畢業,追隨哥哥的腳步也前往美國就讀哈佛大學。

Collison兄弟在課餘時喜歡開發iPhone的App,他們的代表作是收費8美元的App,讓使用者在離線時也能查詢Wikipedia。

2007年他們與朋友合夥創辦了電商Auctomatic,是一家負責管理eBay拍賣業務的公司,經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輔導後,隔年以500萬美元賣掉,而當時他們倆都還不滿20歲。

後來Collison兄弟發現,線上消費者付款流程好像拼裝車一樣,銀行、信用卡公司,以及負責處理線上付款的業者大家各行其事,而用來串連作業的程式也寫得很差。此外,由於線上付款牽扯到非常多的法令問題,因此大部份的新創公司,甚至一些成熟的大公司,都選擇不要進入這塊市場。

這讓Collison兄弟看到了可以發揮的地方,以及其中龐大的商機,因此決定輟學創業,在2010年創辦線上付款處理公司Stripe。

2.擅長將複雜的流程大幅簡化,吸引競爭對手也來投資

如果你有網路消費的經驗,那你應該知道Paypal這家處理線上付款的公司,而Stripe基本上處理的業務也和Paypal一樣。

但它的創新點在於,它讓商家網站串連銀行及信用卡公司的步驟簡單到不行。只要複製Stripe所提供的七列程式指令,貼上店家管理網站的後台,結帳的流程就瞬間架好,商家立刻就可以在網站上接受消費者的刷卡付款。

店家也不需要個別接洽銀行、信用卡公司及監理機關,節省了至少好幾個星期的時間。這樣企業就可以將資源專注在與產品有關的銷售規劃上,不需要為收款流程煩惱。而這正是 Patrick 希望為店家們打造的「工具」,好讓店家能夠專注在銷售、推廣,而不是煩惱結帳流程。

以前消費者在網站上付款時,大都需要離開店家的頁面,轉到像 Paypal等業者的網站上才能完成付款。但Stripe發明了可以讓顧客結帳時不需要離開購物網頁的方法,讓店家因此可以從消費者登入一直到完成結帳,完整掌握客戶的行為,方便之後進行消費者數據分析。所以Stripe推出後大受中小企業歡迎,而Stripe一開始也專注在和新公司與小商店合作。

2016年Stripe推出Atlas服務,將它的營運觸角伸向海外,目標是協助在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亞洲的創業家在美國設立公司。

原本國外的公司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聘請律師並親自到美國,才能完成這個程序。但現在只要花 500美元,在線上填一些申請表並附上資料,就可以在一週內把公司註冊在有租稅天堂之稱的德拉瓦州,取得美國的納稅帳號、銀行帳號、信用額度,以及免費的法律和稅務諮詢。完成後還可以在Amazon電子商城開設線上商店,並透過Stripe處理消費者的購物付款業務。

後來與Stripe搭配的業者成長得超過了10萬家,逼得連大企業,例如Facebook、Lyft、Shopify和Amazon也擋不住這股趨勢,選擇與Stripe合作。而大陸的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大線上支付服務公司也結合Stripe,方便大陸消費者在國外網站的消費結帳。

而最特別的是,被視為Stripe主要競爭對手的Paypal,它五位共同創辦人中的三位 (Peter Thiel、Elon Musk 和 Max Levchin) 也選擇投資Stripe,令人覺得Stripe的魅力真的是無法擋,在利之所趨之下,讓這些創業大咖們也變得敵我不分了。

Stripe現在每年大約幫企業處理500億美元的消費者付款,每筆交易收0.3美元的手續費,以及抽取經手金額的2.9%作為處理費,因此每年的營收大約15億美元。

Stripe的規模在近三年也從80名員工快速增加到750名。而它從創立至今7年,已經過了8輪融資,拿到共4.4億美元的資金,包含信用卡公司VISA也投資了一億美元。公司市值也從17.5億美元、50 億美元,一路增加到今年的92億美元。讓29歲的Patrick和26歲的 John,年紀輕輕就變成全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3.絕頂聰明仍不斷學習,珍惜時間才是成功的原因

科技業裡聰明又有名的企業家通常都很喜歡看書,像微軟的Bill Gates每年都會在部落格「GatesNotes」發表他推薦的書單,而臉書Mark Zuckerberg的書單則成了「每個人都該讀的23本書」。Patrick和John也不例外。

他們兩兄弟的辦公桌上總是堆滿了書籍,連在假日也請家教來教他們有關物理與法律的知識。如果你有機會與他們聊天,還會發現他們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話題可以從國際上的政治,聊到舊金山的自來水,然後講到飛行的樂趣,因為兩兄弟都是有牌照的飛行員。所以他們的學識與才能真是讓人欣羨不已。

另外,Patrick的電腦桌布上顯示的是他預估自己生命還剩餘的天數,用來提醒自己時間有限,因此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玩樂上。

▲Stripe創辦人Patrick Collison。(圖/達志影像)

▲哥哥Patrick Collison。(圖/達志影像)

Collison兄弟年輕、未婚又腰纏萬貫的條件,卻沒有像一般人一樣好好享受人生。相反的,他們住在一間分租的公寓裡,平常不看電視,不甩流行,盡是談論書籍,以及討論電腦程式。

兩人放鬆時唯一的休閒就是飛行與跑步,以及連上運動社群網站 Strava,與跑步愛好者相互分享運動的成績,所以 Stripe 經常舉辦跑步活動。在參與這些活動時,Patrick會故意放慢速度和落後的員工跑在一起,而John則負責在終點線拿著一袋鬆餅發給大家。

Collison兄弟雖然是貴為天之驕子,但他們喜歡閱讀、專注學習、珍惜時間,熱愛運動、以及與員工打成一片的作為,才是他們成功最主要的原因。

推薦閱讀:
1.沒時間看書?參考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的「5小時讀書法」
2.PayPal創辦人告訴你新創5大要訣
3.向哈佛宣戰!矽谷創投大師鼓勵天才青年「輟學創業」

參考資料:
1.How Two Brothers Turned Seven Lines of Code Into a $9.2 Billion Startup
2.Stripe Crunchbase
3.Stripe Atlas Aims to Ease the Way for Foreign Entrepreneurs
4.Stripe vs PayPal: Who should you choose?
5.How John And Patrick Collison Built Stripe Into The PayPal Of The Mobile Era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為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